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热点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中老缅泰湄公河第53次联合巡逻执法亲历记

发布于:2017-1-3 10:16:00  浏览:1180次
中老缅泰湄公河第53次联合巡逻执法亲历记·边防官兵篇
“谭博士”和“湄公河航行字典”
  操舵手谭建华一边吃午饭,一边指挥“徒弟”亓晓东驾驶执法船。中国警察网记者 张铮 摄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二大队掌舵兵谭建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经验很丰富,他的“徒弟”亓晓东却挺倔的。
  2016年12月20日下午,执法船一路向南,烈日当头阳光直照,河面金灿灿一片。记者尝试盯着河面不足10秒,就被强光照得两眼发黑。正在驾船的谭建华表情轻松,只是嘱咐亓晓东注意保护眼睛。
  “我已经跑了20多年的船了,前方对我来说就是一条‘金色大道’。”谭建华笑着说。
  此时有官兵把墨镜递给亓晓东,他却婉拒了:“没事儿,我就练着看太阳,太阳看多了再看水面就不刺眼了。”
  事实上,在这样一个暗礁密布、航道复杂的水面航行,可不仅仅是阳光的问题。
  险滩暗礁分布位置必须烂熟于心
  “船的左边水下就是一块暗礁,你再过去一点,船就转不回来了。”在一片水流相对湍急的水域,谭建华正在给亓晓东上“实践课”。谭建华眼睛直盯着前方水域,摊开手掌向右摆了三下,紧接着伸出大拇指表示保持航向,亓晓东按照“师傅”指示操作,顺利驶出了这片险滩。
  谭建华告诉记者,想要把船“跑好”,就得出来“练胆”。谭建华曾在湄公河跑船数十载,又当了多年的船长,从关累港到泰国清盛码头,沿途的每处暗礁他都一清二楚,“这里有些地名都是我们跑船的自己起的,比如乌龟石、美人礁、多情滩……一是为了作为航路上的调剂,另一个就是船与船相互联系时方便报方位。”一提到在湄公河跑商船的岁月,谭建华便停不下来。他说,自己和这条河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已经分不开了”。
  记者在驾驶舱里看到了一本手写的航行纪要,里面汇集了巡航时经过航段的航道信息、上下行基本航法等。在“摔布滩——会欢下滩”这段中写道:“枯中水期,船沿左岸上行至会欢下滩处,左微舵跌至右岸,顺身后,取适当横距上行……”
  “我2014年任操舵兵以来,已经两年多了,还是感觉没掌握透。”亓晓东坦言,“每年的枯水期、洪水期航行路线都不一样,如何走都要牢牢记住。”
  记者在一份“澜沧江湄公河主要滩险名称及里程表”中看到,密密麻麻列出超过100处必须注意的险要航段。亓晓东告诉记者,险滩暗礁分布位置必须烂熟于心。
  2011年水上支队成立的时候,谭建华成为一名特招船长,他把自己日积月累徒手绘制的《澜沧江—湄公河航行参考图》带进了支队。2012年,在手绘版本上修改完善的《湄公河航行图》正式出版发行,如今已被编成教材,成为水上支队操舵兵们的“湄公河航行字典”,谭建华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谭博士”。
  一顿午饭耗时3分25秒
  12月21日中午,记者进到驾驶舱。“现在正在经过险滩,不能离人,饭来了也吃不了。”谭建华对记者说。
  为了方便食用,菜和主食一起装在碗里端进驾驶舱。不过记者看到,午饭放在一旁有近20分钟,谭建华和亓晓东都一口未动。
  待执法船行驶到一片相对平缓的水域,老谭才动起筷子。不过,他把碗里的鸡肉、猪蹄都拨到了亓晓东的碗中,一边还念叨着:“这些我都不爱吃。”
  “其实他是嫌这些带骨头的菜吃着麻烦。”旁边的边防官兵悄声告诉记者。
  即使吃饭也不能低头。谭建华双眼紧盯前方水域,草草将午饭扒拉进嘴里。突然遇到前方出现新情况,他马上放下碗筷,几次之后索性不再动筷了。
  谭建华“吃饱”之后,就可以暂时“一人兼两份差”,给亓晓东留出吃饭的时间。不过亓晓东也同样把带骨头的菜拨到一旁,最后只是吃了一份“菜汤泡饭”。记者特意看了看时间,耗时3分25秒,两人的“午饭时间”就结束了。
  身份转变,初心却从未改变
  12月21日晚,执法船停靠在老挝班相果码头。班相果联合执法联络点就在离岸边5千米左右。不过,所有官兵依旧要守在执法船上。
  由于第二天还要操舵,亓晓东“幸运地”被安排20时至22时在甲板上值守。日落后的湄公河一片漆黑,河岸两旁的山也隐匿起来。偶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亓晓东赶忙把手电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与在河里巡航相比,海上的自由度高了不少。”亓晓东坦言。
  原来,5年前亓晓东还是一名海警。在水上支队成立之初,他主动报名,“一是想换个工作环境,另外最重要的是我知道这个岗位特别锻炼人。”
  都是和“水”打交道,但从海警变成“河警”,亓晓东告诉记者还是会有诸多不适应。原来航海的那套理论到了河里基本用不上,而且湄公河的巡航路线是基本固定的,可供操舵兵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
  虽说有过“小情绪”,但亓晓东表示自己从来没后悔过当初的选择,“现在,保证过往商船通行安全是我的新使命。”
  谭建华成为水上支队的一员更有“传奇性”。20年前,谭建华和王建军在原重庆河运学校毕业后,一起来到湄公河从水手做起,成为一对患难兄弟。在2011年“10·5”惨案中,王建军命丧暴徒枪下,谭建华也失掉了赖以谋生的饭碗。“所以,当时听说水上支队特招船长,我想都没想就报了名。”谭建华说,“我最初的想法就是要告慰失去生命的朋友,让破坏湄公河流域安全的歹徒付出代价。”
  在行船过程中,只要遇到过往船只,谭建华都会用通话系统和他们闲聊几句,云南话、四川话、缅甸语、老挝语都不在话下,不少船长还是他的老朋友。记者注意到,虽然不是面对面交流,谭建华说话的时候总是不自觉挑起眉毛,“他们开船平安了,说明我们的努力没白费,我很高兴!”
  谭建华告诉记者,除了联合巡航的执法船官兵外,还有不少边防官兵驻守在边防哨所。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湄公河第一哨”旱泉滩警务站,那里的边防官兵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记者准备在返程时一探究竟。敬请关注下期“蹲点一线”。(王旭东 卢敏 谢丽勋)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