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北京修订地方法规打造特色志愿服务 与社区治理相结合

发布于:2021-3-14 10:16:00  浏览:784次

在北京,无论是在大型活动进行时或在平时,志愿服务不可或缺。在许多大型活动中,有时志愿服务者甚至会超过活动直接参加者,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APEC会议等。不仅如此,我们走在街上或漫步在公园里,也会看到身着色彩醒目的志愿服务者的身影。

为了促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修订了《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经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共6章50条,分为总则、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措施、法律责任、附则。

突出首都志愿服务特色

《条例》修订工作以举办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特点,将具有首都特色的志愿服务经验做法提升并固化,从党建引领、社区志愿服务、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专业志愿服务、应急志愿服务、外语志愿服务六个角度,突出了首都志愿服务活动的鲜明特色。

党建引领是首都志愿服务的鲜明旗帜,《条例》规定北京市坚持党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建设。《条例》规定,本市推动基层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平台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站等形式,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作为首都,北京大事要事多,重大活动多,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是首都志愿服务的重要品牌。针对大型社会活动,《条例》规定,北京市建立健全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统筹协调服务保障、城市运行、秩序维护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保障国家重大活动和政府主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文化交流和展会等活动的顺利开展。

立足首都工作实际,为充分发挥北京专业人才聚集的优势,加大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人才性,《条例》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应急救援、语言翻译、医疗救护、全民健身、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科技推广、公交出行等专业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急志愿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立法固化和提升志愿服务经验和做法,《条例》规定,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对应急志愿服务组织的指导和规范,推动基层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引导志愿者有序地参与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应对知识的宣教和普及。

同时,为了促进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条例》还规定,外事部门应当会同有关单位,建立健全外语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并鼓励外语专业人士、在京的外籍人士等参加外语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赵济贵表示,北京市政府努力将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相结合,加强规范化、常态化、品牌化的社区支援服务建设。

《条例》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为特色之一,引导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辖区单位等社会力量开展社区治理、便民服务、养老助残、扶贫济困、平安建设、矛盾调节、环境卫生、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和推动居民、村民通过志愿服务方式开展自助、互助,使志愿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

赵济贵介绍,目前北京市在“志愿北京”平台注册的社区志愿者有193万人,已发布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近15万个,加强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条例》将激励社区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完善志愿者注册服务记录、出具证明等工作。面对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志愿服务团体,将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实施管理,并在资金、场地等方面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民政部门也将研究制定管理工作的规范,细化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指导街乡和社区落实相关任务。

为激励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条例》将推动街乡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回馈机制,鼓励广大社区和志愿服务组织制定包括服务积分、时间储蓄、会员互助等形式在内的激励措施,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引入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给予支持。

赵济贵表示,北京市政府将着力完善“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品牌建设,将围绕社区治理,包括垃圾分类、养老助残、扶贫济困等领域,鼓励更多的市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健全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

在鼓励专业志愿服务发展,补充开展专业志愿服务内容,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条例》还鼓励北京市政府建立健全外语志愿服务、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应急志愿服务等协调保障机制。

据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健介绍,北京市将健全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总结多年来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组织的经验,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主责、各相关单位参与的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党团组织建设,深化大型活动对志愿者的精神滋养和价值孕育,引导志愿者在服务保障大型活动中增强理想信念,培育志愿服务常态化理念。

《条例》明确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发挥本单位的专业优势,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鼓励和支持专业知识技能和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提供专业志愿服务。李健表示,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闭环管理,推动发布大型活动志愿者服务规范、大型活动志愿者岗位保障规范等地方标准,编写大型活动志愿者通用读本,逐步形成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从启动到结项的全流程、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将北京市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发展。

为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结合新冠疫情的防控经验,《条例》规定,北京市、区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应急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发应急救援类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志愿者有序参与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应对知识的宣教和普及,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条例》加强志愿者激励与保障,完善志愿者促进措施,激发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潜力,总结实践经验,补充完善了激励保障的内容,包括奖励、补贴、时间储蓄、社区回馈以及为志愿者购买保险等。打造“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包括注册登记、项目发布、供需对接、服务记录、诉求反映等,推进志愿服务向高质量服务供给转型。

《条例》明确了一系列促进措施,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开展志愿服务给予指导和支持,鼓励单位社区开放公共资源,支持志愿服务组织,鼓励支持志愿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家庭培养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志愿服务。

《条例》规定,通过品牌推广、评比表彰、组织培育等措施,支持、培育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志愿服务品牌,树立先进典型。依据《条例》内容,北京市将树立推广典型,并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持续推进每两年命名的一批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和示范站岗,授予牌匾,并继续每年组织开展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一百”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评选出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和最美志愿家庭各100个,并推选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加全国及市级各类评选表彰。

《条例》明确,北京市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志愿者星级评定和信用激励制度。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对符合表彰规定的志愿者颁发志愿服务荣誉证书。

为推进《条例》进一步落实,北京市将开展认定五星级志愿者活动,对政治素质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志愿北京”平台记录志愿服务时长达到1500小时的志愿者予以认定。

责任编辑:刘一鸣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责任编辑:檀严毅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