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以案说法
当前位置:首页 > 以案说法

33万斤“毒米粉”销往贵州一城区!多人获刑,判赔371万!

发布于:2020-6-11 12:05:00  浏览:711次

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开启了贵州人的一天,为了给米粉保鲜,不法商家竟在米粉中添加“带毒”的明矾,因往贵州省遵义中心城区销售33万多斤“毒”米粉,董公寺某米粉加工坊的多位负责人被判刑,并处以销售金额10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共计371万元,并被禁止从事食品行业工作,两个月卖出33万斤“毒”米粉。

近日,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法院对被告人刘某美、刘某付、刘某涛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案一审公开宣判,三被告人获刑,并被禁止从事食品行业工作。

▲庭审现场

案情回顾:刘某美与刘某付、刘某涛系父子关系。刘某美于2017年5月在汇川区董公寺镇某村租用当地村民房屋开办了“汇川区董公寺镇某米粉加工坊”。刘某美系该米粉加工坊负责人,负责米粉加工坊管理和生产;刘某付负责水粉生产、运输销售;刘某涛负责生产干粉和部分水粉的运输销售。

▲执法现场

2018年7月至9月期间,因为夏天天气比较炎热,刘某美为了防止生产的水粉腐烂变质,便购买国家早已明令禁止在米皮、米粉等面制品中添加使用的添加剂明矾后,伙同其子刘某付用添加剂明矾对湿米粉进行浸泡后,冒用其亲属张某芳遵义市某食品有限公司名义,以每市斤1.1元的价格销售给遵义市汇川区、红花岗区各市场的经销商销售。

▲执法现场

刘某涛明知其父刘某美、其兄刘某付在生产、销售的湿米粉中使用了添加剂明矾,仍偶尔帮助运输销售。

2018年9月3日,遵义市红花岗区协台坝菜市场经销商刘某容在销售刘某美、刘某付生产的湿米粉过程中被遵义市红花岗区市场监管局查获后送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检测发现铝超标,属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

经核算,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日,三人共计生产、销售用明矾浸泡的湿米粉337955市斤,销售金额达371000余元。

多人领刑判赔371万惩罚性赔偿金

法院认为,被告人刘某美、刘某付、刘某涛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判决:被告人刘某美、刘某付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各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十四万二千元;被告人刘某涛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七万一千元。

▲资料图片

禁止被告人刘某美、刘某付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三年内从事与食品生产、销售有关的工作;禁止被告人刘某涛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食品生产、销售有关的工作。

被告人刘某美、刘某付、刘某涛在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共同赔偿销售金额十倍的惩罚性赔偿金3710000元,并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道歉内容需经法院审核。

法官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延伸阅读

▲(明矾)资料图片

明矾,又称十二水硫酸铝钾。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规定,从2014年7月1日起,馒头、发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也就是俗称的“明矾”,复合型膨松剂(即泡打粉)的主要成分也是上述两种物质。膨化食品中,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

“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尽管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是人体摄入以后绝大部分都会留在人体内无法排出。同时,“铝”又被称为“智力杀手”,长期摄入过量的“铝”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尤其对身体抵抗力低的老人、儿童、孕妇产生的危害更大。(直播遵义)


来源:贵州长安网
责任编辑:肖剑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