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一论断,不仅是对我们党党内政治生活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也是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内在规律的表达。
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并且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更需要党的坚强领导。当前,我们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关键时期,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的建设水平,不仅关系到党自身的建设问题,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后冲刺的成败。正因如此,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各项主要决定,实际上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锻造民族复兴坚强领导核心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与中共党史上写上重重一笔。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一方面使中国开始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另一方面也使中华民族走上了追寻民族复兴的道路。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与现代化建设,成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然而,传统中国社会的一盘散沙状况,却使上述目标无法得以实现。因此,寻求能够使社会得以有效组织起来,获得人民支持的,自身拥有高度组织化的,能够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面向未来的现代政治组织力量,就成为了民族复兴一个重要的历史与逻辑的起点。经过历史与人民的选择,这一使命最终落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领导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一方面历史逻辑使中国共产党承载起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历史逻辑也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遵循规律行事,对于政党建设来说,就是必须能够有效组织社会与赢得人民,必须能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与国家基本统一。随后,我们进入了现代化建设阶段。在经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础阶段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了法治国家,推动了党的发展,构建了和谐社会,标志着作为现代文明要素的现代市场、现代国家、现代政党与现代社会在中国得以基本确立。为了使现代文明中国形态得以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在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以法治方式将改革成果予以定型下来。在推动现代文明中国形态定型的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了冲刺阶段,因此,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民族伟大复兴关键目标,做出了部署。发展历史经验与民族复兴逻辑决定了,要达到上述两方面目标,就必须全面推动党的建设,一方面使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通过党的建设使有效领导人民、赢得人民认同得以实现。因此,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成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与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为此,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八届六中全会了,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部署。
“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六中全会这一判断,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冲刺过程的实践的延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六中全会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是这一继承与创新的结果,既是党的建设历史经验总结,也是针对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而提出的。
六中全会制定的《准则》与《条例》,是一个净化党内政治生活与改善国家政治生态的具有系统工程的两份文件。《准则》是对健康党内政治生活内容做出规定,给党的成员以遵循准则与要求,这是确立规矩。《条例》是对保证党内政治生活健康发展的监督的内容予以规定,这是明确监督。前者可以为党的成员自我约束提供根据,后者可以为党的组织整体净化提供保证。
从公报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准则》所涉及的党的政治生活内容,确实是方方面面,相当全面,这是对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总结的成果,也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新的问题。同时,不论是《准则》内容,还是《条例》要求,我们发现,都体现了全面从严的要求。因此,政治生活的全面与监督要求的从严,成为了这次全会两份文件的两个特点。
深入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我们更能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与行动,也使我们对成功锻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有了坚定信心。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郑长忠)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贤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