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饮茶学法、曲艺说法、游轮观法…… “运河法治文化带”普法很有腔调

发布于:2015-6-24 8:25:57  浏览:1387次
  拱墅,京杭大运河最南端,初夏的运河畔,两岸亭台楼榭,林间木映花承,步步皆景。漫步两岸,闲来你还可以在法治文化茶馆饮茶学法、在河畔书吧免费借阅法律读本。风贴着运河吹来,倚水听杭州评话说一段法治故事,是一种很悠闲的享受。

  “串珠成链”的法治文化带

  2011年,杭州市拱墅区普法办依托大运河申遗契机,将法治文化与运河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创新推出“运河法治文化带”项目。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运河法治文化带”已成为运河畔一条流淌的、鲜活的普法宣传带。
  近日,记者在拱宸桥畔坐上“普法号”游轮,听导游讲解运河法治典故,读法治书报,溯流而上;侧立岸边,欣赏全省首个集民间智慧的“法言市民艺术墙”;远眺“法治浮雕”,“普法船谣”余音袅袅。
  “从地域分布上看,‘运河法治文化带’以拱墅区运河广场为中心,贯穿了运河两岸的历史街区、博物馆、公园、茶馆等,是一条绵延近10公里的水陆空长廊式多功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杭州市拱墅区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区司法局局长赵永芳说:“形式上,我们借助运河两岸的各类载体,重点打造了知法学苑、运河法治文化茶馆、拱宸法治文化公园、富义仓法治大观园、‘普法号’游轮、比高电影院流动法治书吧等运河法治文化点,逐步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运河普法一日游’线路。”
  赵永芳说,这些古运河畔的法治文化点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吸收了历史文化精髓,又不断激发创新,串联起一条闪亮的“运河法治文化带”。

  法治文化润物无声

  坐落于拱宸桥西岸的老开心茶馆是全国首家运河法治文化茶馆,也是“运河法治文化带”的一个重要站点。今年3月,茶馆被浙江省普法办授予浙江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称号。
  空了来这里喝茶,收获会不一般。茶馆入口,一个电子触摸屏映入眼帘,主题是“法制与法治”,介绍法制与法治的基础知识。茶桌上,纸巾盒、毛巾包装上都有法言法语。要是碰上传统节日,茶馆各处还会悬挂法治灯谜,茶客不妨慢慢品味,猜对了还可获赠普法小奖品。
  茶馆负责人周鹏是杭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对如何将法治文化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他很是热衷。因此,运河法治文艺创意中心也设在这里。
  现在,每周五和周六晚上,茶馆分别会有相声和故事会上演,茶馆的工作人员及热衷曲艺爱好者组成了近30人的表演团队,他们在表演创作中融入法治元素,节目寓教于乐,茶馆还与学校组建了“法治少儿曲艺社团”,已完成授课200余次,法治文化润物无声。“来我这儿的茶客不仅能够欣赏运河古朴风景,还能品味个中的法律精髓,饮茶学法两全其美。”周鹏说,迄今茶馆接待了10万余人饮茶学法。
  赵永芳说,运河法治文化茶馆是运河法治文化的一个缩影。在“运河法治文化带”的运行过程中,我们注重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将法治文化和运河非遗文化、运河市井文化、运河旅游文化有机融合,扩大了普法的辐射效应,增强了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截至目前,15个运河法治文化书吧接待了10万余人次阅读、法治文艺汇演吸引了1万余人次观看。整个“运河法治文化带”,接待15万余人次参观游览。

  法治文创为普法注入源源动力

  事实上,运河法治文化已经名声在外,5年来,有省内外60余批次相关单位前来取经。“运河法治文化带”对于创新普法模式有开创意义,也成为法治文创的成功样本。
  成功的秘诀在哪里?赵永芳说,“运河法治文化带”是由拱墅区普法办牵头成立的全省首个立项的法治类文创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我们突破传统普法模式,通过项目推进、品牌运作,使得“运河法治文化带”有了现在的规模。
  为了保障项目开展,拱墅区普法办下发了《“运河法治文化带”项目运作机制和职责分工》、《关于加强财务管理的规定》、《关于加强费用审批管理的规定》、《法治文化书吧管理制度》等文件,对文创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作了规定,保障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和项目有效开展。
  赵永芳说,为了不断激发法治文化的创造力,我们依托运河法治文化创意宣传中心,邀请专业人士从事法治文化研究、创作和推广。迄今为止,中心已经创作法治节目脚本12个。各种法治节目剧本在拱墅区10个街道进行15场巡演,为普法注入源源动力。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