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位于上虞区东关街道金鸡山村的杭绍台高铁绍兴东关站站前广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打桩机、挖土机等大型工程机械正忙碌作业,处处透出繁忙和活力。“自4月23日进场以来,施工人员争分夺秒赶进度,力争站前广场与杭绍台高铁同步投入使用。”负责项目施工的上虞区交投集团副总经理金叶敏告诉记者。
作为国家重点工程杭绍台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杭绍台高铁绍兴东关站站前广场建设工程概算投资5.14亿元。“抓住机遇,打好基础。”东关街道党工委书记陶海强告诉记者,高铁时代来临给东关街道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主动融入长三角,重塑重振“银东关”。
高铁时代:战略新导向
在空间版图上观察,东关街道交通线以东西走向为主,104国道、上三高速和杭甬运河从东向西贯穿全境。“乍一看东关交通十分发达,但也致使集镇发展碎片化。”东关街道副主任王胜江对记者说。
目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加速推进,南北走向的杭绍台高铁建设,104国道南移,无疑将解决碎片化难题,拉大集镇框架,东关境内一个巨大的吞吐吸纳产业平台已浮出水面。
对此,一直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东关街道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机械零部件和环保节能设备3大产业集群。
这是东关产业发展史上的“奋力一跃”。这个构想并非空穴来风。如东关的净水器制造基础已具备不小的产业实力,通过带动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发展,离环保节能设备产业集群仅一步之遥。
当前,随着产业竞争从单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向区域之间产业集群、支撑体系和发展环境的系统性竞争转变,东关专注建立自己的新经济体系的构想,能确保东关产业既在量上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又在质上实现全面提升。
搭建平台:培育新动能
近日,位于杭州市的浙江中辽建设有限公司正式落户东关街道的万里科创产业园。“主要冲着东关街道将成为高铁时代新门户而来。”中辽建设负责人说,项目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亿元。
作为东关街道竺可桢智创产业园的“园中园”,万里科创产业园总投资2.5亿元,占地210亩,共有10幢标准厂房,建筑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万里科创产业园已有4只项目落户,10多只项目达成落户意向。
东关街道工业商贸办的孟锡锋说,竺可桢智创产业园已跻身上虞9个产业园区之中,规划面积1.11万亩,核心区域面积2479亩。截至去年,集聚规上企业33家,实现产值31.2亿元,实现税收2.8亿元。
昨天上午,载着两台价值160多万元的箱形门机的大货车缓缓驶出浙江中建路桥设备有限公司大门。这批货物将从宁波北仑港出发,登上东帝汶的货轮。
统计显示,今年1至4月,浙江中建销售额同比增长25%。“行业省标和国标都是我们企业起草的。”公司总经理童巨苍告诉记者,公司已斩获110多项专利,其中9项为发明专利。凭借搭上“一带一路”顺风车,公司的生意在东南亚、非洲等数10个国家做得风生水起。
浙江中建是全国基建项目专用起重机行业中的一家标志式企业。早在15年前,这家由温州籍企业家在东关街道联星村创办的隐形冠军企业,专注研发、生产基建项目专用起重机。公司原来在联星村,由于道路狭窄等因素,大有“螺蛳壳里做道场”之感,自从去年搬入竺可桢智创产业园新厂房后,企业步入快速扩张期。
百舸争流:升级新路径
生产线加班加点赶订单,销售人员线上线下抢市场,物流大货车络绎不绝运产品……记者来到东关街道采访,处处看到一派忙碌景象。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东关街道规上工业产值10.1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14%和2.7%。“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但也带来产业链重塑的‘窗口期’。”东关街道副主任宋凯波告诉记者,正是专注产业,加快产品升级步伐,企业走上“阳关道”。
“今年淡季不淡。”上虞影艺摄影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钱忠说,往年每年的5月至7月是公司的淡季,但今年自2月15日复工以来,天天晚上加夜班,订单早已排到8月。影艺摄影器材是东关街道一家规上企业,企业拳头产品是摄影器材。由于公司每年参加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博览会及印度、俄罗斯和德国等国举办的展会,积累了大量国内外客户。疫情下,随着直播带货兴起,影艺摄影器材迎来了新机遇。“真是意想不到,天天七八名客商盯在厂里,排队要货。”夏钱忠说,今年1至4月公司销售同比增长15%以上。
同样实现逆势飞扬的,还有浙江华晨环保有限公司。“企业自2月15日复产以来,产销两旺。”公司总经理章春水说,疫情对企业经营基本没有影响,今年前4个月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作为一家生产水处理设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凭借着强大的自主研发力量,量身定做不同型号的净水器,获得市场认可。
作者:记者 范文忠
编辑:王颖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