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马上就要过去三分之一,而整个世界似乎还沉浸在史诗级的艰难开局中,举步维艰。
在新冠病毒无差别的攻击之下,中国首当其冲受到伤害,也率先一步控制住了蔓延态势。然而,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引发的次生风险、挑战仍在进一步影响世界。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这艘巨轮如何保持定力、继续破浪前行,党中央掷地有声地作出了回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会上提出的三句话,让长安君印象深刻。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秩序正在重塑,全球治理机制亟待完善。
当国内疫情防控成效不断巩固、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速恢复时,抬眼看世界,诸多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中国已经心里有数——
疫情防控方面。新冠疫情大流行远未结束,全球在25日迎来最高单日新增近10万的确诊病例后,每日仍在以7万例以上的速度激剧增长。面对疫情持续蔓延的外部环境,以改革的方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应有之义。
经济发展方面。受疫情冲击,我国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世界上90%的经济体将陷入衰退。尽管在其预测中,中国是少数几个正增长的国家之一,但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国际贸易往来、产业链的延伸、“一带一路”建设等都可能受到影响。在这样的外部经济环境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国内需求、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就是中国岿然不动的底气所在。
舆论环境方面。在美国的带节奏下,本轮疫情当中,“中国赔偿论”“中国阴谋论”甚嚣尘上,英国、印度、澳大利亚一些组织和个人也跳出来起诉中国。尽管这些无稽之谈不会得逞,但起诉背后的一己私利和政治目的已昭然若揭。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实力增强,这些污蔑、抹黑仍将长期存在,但中国绝不会被吓退。
如果说世界秩序的深刻变革是一次不可逆的化学反应,那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充当了深化改革的催化剂。
疫情突然来袭、迅速蔓延,无论对于医疗水平发达的国家,还是医疗资源欠缺的国家,都是一场措手不及的遭遇战。而面对同样严峻的挑战和冲击,中国,凭借强大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得以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防控成效。
330多支医疗队、4.2万余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湖北武汉,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两三个月内16家方舱医院投入使用收治1.2万余名患者。这一次的中国速度跑出的不仅是中国自信,更是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在全力冲刺,而中国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制度的强大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再次提出“新型举国体制”。事实上,无论是力战新冠疫情还是攻克科技难关,举国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所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优势,中国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同时,经济社会恢复也定会跑出惊人的速度。
截至4月20日,我国央企复工复产率已达99.4%,多数企业盈利状况已明显转好。在迅速控制疫情后又马上推进复工复产,把疫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所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由衷感叹,这是因为“中国制度的优势”。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事实也证明,我们的制度优势足以应对这样那样的突发问题,疫情如此,其他挑战亦然。
疫情是对各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毋庸置疑,中国在此次抗疫当中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但不可回避的是,这次应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我们实行国家统一调度,保障了重点地区医疗物资供应,但前期的慌乱无序也让我们看到,建立一个确保应急物资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的机制至关重要。于是才有了《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
我们把新冠肺炎救治及时纳入医保,保证“看病钱”“救命钱”兜住老百姓生命健康的底线,但也看到了做得更好的可能性。所以《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才会出台。
在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我们积累了经验,也总结了教训,看到了一些方面中还有不适应新形势的地方,也看到了实战中还有好用的打法尚未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正如此次会议所提出的,“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这是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深化改革的肇始,也是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
变则通,通则久。越是面对纷繁变化的形势,越要做好以变应变的准备;越是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越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让改革更符合实际,才能为应对严峻复杂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要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
全面深改的引擎在轰鸣,底线思维的安全带已经扎紧,中国快车,将持续前进!
制图:吴山河
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责任编辑:肖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