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获悉,截至目前,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已经评估近600款用户量大、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App,并向其中问题严重的200余款App运营者告知评估结果,建议其及时整改,整改问题达800余个。
评估近600款App,三分之一以上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手机软件存在违法现象或安全隐患。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手机上网用户,但他们却必须面对艰难的选择困境:一方面迫切需要手机App提供各种生活服务,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这种便利而出卖自己的隐私,包括手机通讯录、通话记录、消费记录等重要的个人信息。不安全、被窥伺,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网民最大的隐痛。
正因为如此,从今年1月起,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成立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通过半年多的治理,成效是明显的,但暴露出的问题无疑也是非常严重的。
信息时代,互联网企业有超范围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的冲动。遏制这种冲动,需要法律的强制力予以规制。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四部门的联合治理正是依据了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但是,不得不承认,网络安全法的规定相对原则,怎样收集用户信息是正当的、必要的?哪些信息的收集又是与服务无关的?这些都难以通过原则性的法律条文来明确。特别是在实践中,很多原则性的规定容易引发争议和扯皮,一些用户可能认为某些信息的收集是不必要的,但互联网公司会找出种种理由来证明这种收集是必要的。解决这些具体的问题仅有原则性规定是不够的。
据统计,我国境内应用商店数量超过200家,上架应用近500万款。如此巨大的市场,要真正做到依法治理,还需要相关部门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以明确标准。而只有明确的实施细则,才能确保治理的长效化、制度化。
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面临着世界上网络治理最新、最前沿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缺少成功的经验可循,只能通过实践,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为世界互联网治理提供中国经验。
来源: 责任编辑: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