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平安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文化

特警房刚:十年磨一剑的枪王之王

发布于:2019-7-21 17:51:00  浏览:890次

【人物小传】

房刚,男,1986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一级警司警衔,现任蓝剑突击队警长,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嘉奖2次。2018年8月,房刚在全国公安系统第24届手枪实用射击比赛暨世界警察手枪射击选拔赛中夺得男子个人冠军,2018年11月在第二届世界警察手枪射击比赛中夺得男子个人、团体和总团体冠军三项,摘得“世界警察枪王之王”的桂冠。


1分钟破门击毙歹徒,12米高空悬索跳窗、20米击中不足1毫米的刀刃,这些在大片中才能看到的镜头,就是“蓝剑突击队”日常训练科目。

2019年7月2日,我们一行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在训练场,暑气蒸腾、炎炎烈日之下,见到了一幕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镜头——头顶火辣的骄阳,脚踩滚烫的训练场的特警尖兵们,正在进行“魔鬼式”备战训练。

当教官下达命令后,队员们开始不停地围着操场做俯卧撑、蹲踢、蛙跳、快速出拳、背人跑、鸭步走、摩托车特技训练……功夫了得!正是这些苦练,造就了“特别讲政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奉献”的蓝剑突击队“虎胆英雄”。

蓝剑突击队是北京市公安局反恐处突的尖刀力量,是全国十大反恐突击建设队伍之首,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五四红旗奖章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特警尖兵,都是经过心理、耐力和现场测试等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几乎人人身怀绝技。

“压住!压住!”教练的喊声在场外响起。准备、拔枪、移动、射击……特警队员将于8月赴四川成都参加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正全身心投入艰苦集训中,沉着、冷静,弹无虚发。汗水在流,但专注的眼神不变。

6位男射击手,3位女射击手,头顶都没有遮蔽物,身上的制服就没见干过。一转身,一个高大的身影立马被我们认了出来,他就是在去年世界警察手枪射击比赛中夺得男子个人、团体和总团体冠军三项,摘得“世界警察枪王之王”桂冠的“特警金刚”——房刚,当之无愧的“枪王之王”。

(绳索速降训练)

(实战速降演习)

眼前的他,眼睛像鹰一样锐利,英气逼人,热情且充满正能量。他一手持枪,一手抛盘,“啪”的一声,在空中高速飞行的碟靶一枪命中,白色的瓷片瞬间像片片雪花飞落,煞是美丽。掌声响起,看得大家惊叹不已。

“自抛盘训练,是实施熟练、准确、快速射击的一个技能类项目。快速射击,首发命中,是以不变应万变。今天还是我第一次尝试,平时两人一组,一人抛,一人瞄准射击。自抛盘射击像奥运会上抛飞碟大赛,从‘叫靶’到击发仅在0.4—0.6秒之间完成整个射击过程,这就需要一套熟练的高度自动化的技术动作来保证,是一场兴奋与冷静相融的较量。这样的训练对枪的控制力行之有效。打铁先须自身硬,我教别人的话,就要掌握更多的技艺才好去教别人。训练是要不断创新的,因为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战,练为战,战为胜。这些硬功夫用到敌人身上,可以‘一击致命’!平时训练我们打的碟靶是木板,因为木板可以重复利用,上百次地练,不是一朝一夕就会的,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苦练而成……”

更“惊魂”的一幕是:一名特警队员手持两个靶子并展开双臂,而就在距离他10米远的地方,两名队员直接举枪瞄准进行射击……

“一个口令需要完成好几种状态的靶标,有固定靶、旋转靶、移动靶,每一个场景中靶标的种类、动静方式都不同。”房刚告诉记者。

(房刚正为队员做行进间射击示范)

看看枪王的双手咋样?手指都贴上了胶布,大拇指上也磨出了厚厚一层茧。正是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他和他的队友用智慧、顽强、勇敢,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房刚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今年正好是他的第十个年头,他始终保持着对公安事业的极大热情。

为了保持自己的体技能始终处于一流的水平,他每年训练的时间长达300天以上。

不妨听听“枪王之王”房刚从校园“拳王”变成“枪王”的心路历程,其背后又经历了哪些刻骨铭心的奋斗故事?

【热血青春】

从“拳王”到“特警”

“10岁那年,我的母亲走了。父亲有意锻炼我的体能,把我送进了山东武校。当时我才13岁。那是一所亦文亦武的民办学校。我一开始就选了拳击。拳击以实战练习为主,培养了我打硬仗的勇气和胆量。”

苦学了三年拳击的房刚,被层层选拔后参加山东省运动会,无人能敌,从而赢得了“拳王”的头衔。

(大学时代)

谈起自己与“特警”的缘分,房刚笑着回忆道:“小时候,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比较爱看警察类的电视剧,尤其是特警和歹徒的肉搏战;喜欢看一些英雄武侠类的电影,如《飞虎队》。虽然小时候没有立志当警察,就是顺其自然走到了现在。”

房刚出生在徐州农村,从小就知道美好生活要靠自己努力去打拼。母亲走后,父亲一人撑起了一个家。房刚说,父母都很善良厚道,平日里无论谁遇到困难,都会主动帮助,这给他从小就建立起了善恶、美丑等价值观,也铸造了他不卑不亢的傲骨。

采访中,他很是感激大他四岁的姐姐。他说,“我的大姐是幼儿园教师,为人师表。无论在我人生的哪个阶段,姐姐都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

“从警,曾是我爸爸儿时的愿望。他曾跟我说,如果你要圆了这个梦想,爸爸就此生无憾了!记得一次他带我上街,看到武警部队战士们在出操。虽然现在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但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一直吸引着我。听到他们那种嘹亮的口号声时,我特别激动,甚至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选择步入警队,下定决心要实现一直深藏在父亲心里的梦想。”

(获奖时刻)

2010年11月1日,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的房刚通过公务员考试,顺利考入了特警队,成为新训基地56名新队员中的一员,开始为期一年的封闭集训,深埋于他心中的种子终于落地生根。为了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特警队员,各项训练,房刚每天都在不断地给自己加码。

“每天高强度训练8个小时以上,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新警一年的培训包括:体能技能、格斗抓捕、攀登下滑、战术射击,以及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等。努力训练,是为了让自己拥有冷静的头脑和坚韧的意志。”他说。

2011年底,凭借天赋和不懈的努力以及各方面的突出表现,房刚被使命光荣、英雄辈出的队伍——蓝剑突击队选中,进入了这个和谐融洽的大家庭。

真正成为特警那一天,房刚非常兴奋,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一份坚强,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百步穿杨】

“能一枪毙敌,没有例外,绝不畏惧”

“你当时还是一名大学生,尽管你是体育特长生,一下子能承受得住特警队‘魔鬼式’的训练吗?”记者好奇地问。

“我是练拳击的,作为体育人,体能肯定会有先天的优势。在警队,哪怕是每周的训练模式是‘610’(6天,每天10小时)递增至‘712’(7天,每天12小时),战术射击、攀爬、索降、综合格斗……每一项,我基本都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艰难的任务。我每天第一个上训练场,最后一个下训练场,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为了迅速增强体能和耐力,每天除了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我还要给自己开‘小灶’。我会在大家休息的时候接着给自己加练‘小素质’,也会在手受伤的情况下,仍然努力地练战术……”

一步步地朝着他心目中特警队员的标准,努力地迈进。

由于擅长拳击,房刚将格斗作为自己主要的发展方向。在蓝剑突击队里,房刚接触到了手枪,为了更快地掌握用枪的技巧,房刚不仅跟着几位师傅刻苦训练,他还找来视频对照着学习。多年的拳击练习此刻成为了他的优势,因为在别人都举枪举到两臂颤抖时,只有他更能应对自如。

当记者问到既然训练那么艰苦,有没有想过放弃时,房刚这样回答道:“训练的过程中确实很辛苦,也有过疲劳期,因为到了某一个阶段,我发现自己的状态怎么都调整不过来,怎么都打不好。怎么办?这种情况下,我感觉身体和心理都非常疲劳,有时候觉得躺在床上都很累。那段时间真的觉得很辛苦,很累,但是放弃这种事我倒没有想过,没有理由放弃。只要坚持下去,不管结果如何,我只要坚持做完这件事,这对于我来说就已经很成功了。其实,所有的一切只为了让自己做到——我能一枪毙敌,没有例外,故绝不畏惧。”

特警队的生活教会房刚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条路,要坚定地脚踏实地慢慢地往前走,最终才能厚积薄发。

谈及训练中受伤的情况,他轻描淡写,一笑而过。

采访中,记者也采访了跟他在一起训练的几位队友,他们告诉记者,“房刚百步穿杨、弹无虚发,是全国公安系统神枪手。他和我们所有的特警队员一样,几乎每天都在克服伤病困扰,尤其是长期高强度训练产生的伤病,他都把它们当成是家常便饭。比如说,大量的射击训练使房刚的右手虎口因握枪而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但他没有停下训练而是继续坚持,血泡破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形成了厚厚的老茧。”

正是凭借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反恐特警事业的痴迷热爱,他苦练本领,业精技强、模范担当,逐步成为训练场上能练、比赛场上能比、实战攻坚能战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成为了首都反恐特警的精英、蓝剑突击队的利刃。

【逢敌亮剑】

“燃”!肩负使命,几乎在刀锋上行走

提起特警,我们脑海里都会出现电影中戴着墨镜,穿着防弹衣,手持狙击步枪的酷酷形象。做“特警”是种什么样的体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无情、铁手、追命、冷血……没错,总要铁血一点儿。他们,肩负使命,几乎在刀锋上行走。

“能用重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重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房刚的金句脱口而出。

看到好些房刚和他的战友们站岗执勤的军姿照片,我们感觉就一个字:“燃”!

“在执勤中,我跟队长练眼、腿、脑。练眼,即能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眼就能找出可疑人员;练腿,练的是能蹲守、能跟踪,还不被人发现;练脑,就是要把人和案件联系起来。我第一次跟着队长出去执行抓捕任务至今印象深刻。那次,我和几位便衣民警迎面遇敌。说时迟那时快,我一下子就将毒贩制伏了。其实那些毒贩在被抓捕时都是穷凶极恶的,因为他们知道被抓获的后果,所以会和你拼命,我们若有放松,可能就会被枪击中或者被刀扎伤。但我们既然选择了与狼共舞,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他说。

一次次的执勤过程中,“咬定青山不放松”,靠一股拼劲的房刚,屡屡克敌制胜,且在不断蜕变。

2016年12月,通州区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6名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往丰台区。接到出警指令后,房刚作为组长,带领徒弟周志和其他队员紧急出警,并一路跟踪嫌疑车辆到达丰台区某网吧。

进入网吧,确定了嫌疑人后,房刚迅速做出分工部署,他把最凶狠的嫌疑人留给了自己和他的徒弟周志。为了防止嫌疑人逃脱,房刚假装从其旁边经过,在近身的那一瞬间,他一招制敌,将嫌疑人按倒在地,周志立即响应,快速上铐搜身,成功完成了抓捕任务。

在一个雪花纷飞的冬夜,寒风凛冽……

“那个冬夜,当我们接到出警任务后,迅速到达事发地。我们在一个废弃的工厂里蹲守。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对所有人进行着死亡的考验,在体力极度疲劳透支的情况下,我们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恨不得立即掘地三尺找出犯罪嫌疑人。我们从下午一点一直蹲守到凌晨三点多,嫌疑人终于出现。我机警地向嫌疑人走去,10米、9米、8米……离嫌疑人越来越近,我突然发力扑向了他,攥住了嫌疑人的胳膊。抓捕的时间越短越好,尽早抓获作案嫌疑人,也是更加及时地消除一个隐藏在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他兴奋地说。

【实至名归】

以不变应万变,角逐世界警界“枪王”

谈起那次参加世界级的大赛,面对对手的虎视眈眈,是否有过压力与重负感?房刚说,“压力,每个人都会有。在每个赛局的准备过程中,眼看着自己马上就要上场了,肯定会有压力,我的方法就是不去克制自己,秘诀那就是‘放下’。”

“无论比赛环境怎样变换、射击难度怎样增加,对我而言,我只需要做好我该做的事,扎实练好基本功,以不变应万变。在我看来,每次比赛对我而言都像是一页纸,比赛过后,这页纸就翻篇了,成败好坏都是过去的事。”他说。

“另外,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习惯使我受益良多,让我无论背负多少心理负担都能坦然面对,让我能够随时抛下心理负担,直面困难。”房刚这样总结道。

“为备战第二十四届全国公安系统手枪实用射击比赛,我每天身着厚重的全装,在室外气温近4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射击训练,雷雨天气,也没有落下一堂训练课。身上的衣服没有一天干透过,不是汗水便是雨水,几次中暑都没有停止训练……”

始终保持“永争第一、逢标必争”的蓝剑精神的他,每天5点多起床,从早到晚枪不离手,手上的血泡好了又磨、磨了又长,反反复复不知磨破了多少次。加上赛前天气异常酷热,短短一个月他竟然暴瘦了十多斤。训练场上,他摸爬滚打,浸泡在汗水和枯燥的射击中。

“每天,我们每个人要用掉几百发子弹,每天练习完的场地地面都会被一层密密麻麻的弹壳覆盖……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天按照训练计划练习,越临近赛期,我们就越有紧迫感,所以我们就主动跟教练要求加时练习……”他说。

2018年8月,在第二十四届全国公安系统手枪实用射击比赛中,房刚与国内38支参赛队的200余名优秀射手激烈角逐,本次比赛共设置了10个模拟场景,包括公共场所遇袭处置、突入房间救援等真实出警情况,最终他以领先第二名25秒多的绝对优势,获得男子个人第一名,并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

2018年11月,在第二届世界警察手枪射击赛场,房刚与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256名警界精英同场竞技。该比赛被称为代表世界警察最高水平的手枪射击比赛。“比赛中,纸靶、摇摆靶、钢板靶、单层风车钢碟靶环环相扣,真实化、实战化的场景设置综合考验选手射击速度、精度、快速判断能力和临场实战心理。最终我以142.63秒完成全部场景,共射击150余枪,平均不足1秒就要击发一枪。”经过6天顽强拼搏,房刚成功夺得男子个人第一名、男子团体第一名和总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赛出了中国警察的一流水平。

“我首先要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让我们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份关心和保障为我们取得良好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我要感谢团队中各位队友彼此支持和相互鼓励,使我们在这次比赛中夺得男子个人第一名、男子团体第一名和总团体第一名。这是团队协作的结果,一个个优秀的个体,只有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攥成一股劲儿,才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两个多月的时间,射击集训团队的队员,亲如兄弟姐妹,风雨无阻的一起训练,衣服湿了一身又一身,苦了累了,互相激励、互相支持,一句挺住,一句加油,都是为荣誉而战的动力!”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他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感恩。

【师徒真情】

“把后背交给队友,我放心”

在蓝剑突击队,房刚和他的队友就是一个标准的“战斗单元”。

房刚、周志师徒二人曾多次执行抓捕任务,合力抓捕犯罪人员十余名,这也成了警队一段佳话。

前文提到的通州区持刀伤人案的6名犯罪嫌疑人,房刚、周志在丰台区某网吧将其中5人抓获。周志说:“师傅带着我参加抓捕工作,电台通报只说了车辆外形没有说明车牌号,师傅在来往的车辆中第一个发现了嫌疑车,我们一路跟踪到丰台一个网吧,当时嫌疑人正在上网。分好工之后,师傅第一个扑上去,就那么把人给摁了。师傅特别勇敢,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很激动。”

房刚是周志从警路上的第一位师傅。作为从警引路人的“房刚师傅”,他培养徒弟有自己一套方法。他结合自身训练的经验,创新了一系列训练方法,从而增加了射击难度和精度。房刚说,“突出蓝剑文化传承,坚持开展传帮带工作,帮助青年民警迅速成长、快步成长也是我自己的责任。”

采访中,房刚的队友告诉记者,“‘稳、准、快’的射击训练方法,对我们来说很有教学价值。他依托‘传帮带’工作机制,将个人宝贵经验分享给身边的同事,促进了全支队射击水平的整体提高。”

2018年底,周志的父亲突患重病不幸去世,遭受巨大精神打击的他,沉浸在悲伤之中无法自拔。这时,在外培训的房刚师傅专程回来找到他,耐心地安抚他的情绪,又帮助料理了后事。周志每每提到师傅,说得最多的是:“他不仅仅是我的师傅,更是我的兄长。”

在师傅的带领下,周志迅速成长进步,并收获了成熟与稳重,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如今,周志也成为蓝剑突击队的一名优秀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1次。

谈起徒弟周志,房刚笑容灿烂。他说,“他非常刻苦,每年都主动要求参加‘魔鬼周’拉练。拉练考验人的体能极限,周志后来获得了‘魔鬼勇士’荣誉称号,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其实周志跟我差不多年纪,我只不过比他早入警几年,我也是师傅教出来的,我觉得带业务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把首都公安精神、蓝剑突击队的精神传承下去,我觉得周志做到了。”

(房刚不仅在射击领域是高手,在带队伍上更是一把好手。作为四中队警长,除了负责本中队的射击训练、装备管理任务,他还承担着一个警组的管理工作。在队伍管理上,他严宽相济。

“警组人员年轻,平均年龄28岁,队伍管理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警长,除了每日完成训练,我还得认真做好警组常规事宜的组织工作,充分利用用餐前后、勤务间歇等小时间梳理一天的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利用晚点名时间,当面指出,深入查找问题根源,帮助调整整改,促进共同提高。”他说。

生活上,房刚关爱民警。他注重每一个细节,讲求团结,关心队友,乐于帮助人。谈起这些,他不无感慨,说:“我原来的队长,训练受伤了,腰上有三颗钢钉,自称‘钢钉人’,这些年来,我的队长在生活上、业务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感恩。把后背交给队友,我放心!”

【最美家庭】

“小家不圆大家圆”

当特警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但入这行肯定比其他人辛苦百倍。生活中的房刚,热情阳光,喜欢看书、听音乐。采访中,同事们是这么评价他的:自控力强,低调。从工作谈到生活,问及他的性格,他笑着说,“有的时候自己也挺‘轴’的。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就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做到极致。”比如,摩托车特技训练,他硬是攻克了各个难关,最终获得好成绩。

问起家人对他的支持,他笑了笑说,“那是必须的。”房刚参加手枪射击比赛集训的时候,每天的训练量非常大,基本没有时间回家陪爱人和孩子,爱人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把一岁多的孩子送回老家给父母照料。“我经常不在家,甚至过年过节也不在,对家人我还是有些愧疚的。我已经连续九年都是在春节安保任务中度过除夕夜,即便不是我值班也会坚持替岗执勤,把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留给他人。”他说。“小家不圆大家圆”,他始终把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幸福的爱情,原来是做最好的自己。房刚告诉记者,“我和妻子认识很多年了,她是一名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我也一直希望她能做最好的自己。这些年来,妻子对我当特警一直是支持的。我很感谢妻子对我的帮助,因为平时自己在家的时间少,很多家事都得让妻子去完成。妻子很辛苦,真的感谢她。”

是不是在空闲时间也会给家人带个什么礼物?他说,“没,家人其实要的是陪伴。家人每次都对我说,你平安回来,这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那次,我获射击冠军后,队里奖励了我一套手枪模型,我拿回家了,立马就将那套手枪模型送给了我的儿子。获奖是8月,还差几天就是我儿子的生日,赶上了,所以兴奋地将这个送给他做了生日礼物。看到儿子对手枪模型爱恋的眼神,我感觉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父亲。”

很多人会问房刚这样一个问题:“成了枪王以后,你对于特警这个职业又有何认识?”他笑言,歌曲《勇敢的心》是他与战友对这份职业执着之心的最好诠释:勇敢的心义无反顾/ 头上的天蔚蓝孤独/ 梦想走过寂寞深处/ 依然有不变的温度……

谈及未来,房刚说自己依然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对待工作总是充满激情和力量。“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我对忠诚的理解是,当人民需要我时,我会从天而降,守卫一方平安……”听他谈对忠诚的理解,听起来似乎标准很高,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他的追求。身为特警的他,一身本领,一身正气。守住初心,就守住了明天。(原创: 彭立昭)



来源:北广人物周刊 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颖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