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平安警醒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警醒

警惕“消费返利”变陷阱 涉嫌传销或非法集资

发布于:2018-2-6 10:35:37  浏览:1074次
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返利”,是超市、商场等实体店常用的促销手段。商家设定一个消费梯度,消费者达到额度后得到商家给予的一定现金或代金券的返还。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购团购炙手可热,各式各样的购物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很多网站更是打出“消费返利”、“购物返本”、“消费也是赚钱”等标语,大肆发展会员、合伙人或代理商。近期,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以“消费返利”为运营模式的购物网站涉嫌进行传销活动予以了曝光揭露,部份省市的公安机关、工商部门也对涉案网站立案调查。然而,“消费返利”的骗局极易被复制,即使是被曝光被查封,只要换个地方换个名称,重新注册一家购物网站,依旧会有众多人参与,警方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远离“消费返利”,避免掉入传销或非法集资陷阱。 

  消费返利骗局为何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回报率”越来越高,诱惑越来越大。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弱点是此类骗局的绝招。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回报率”也水涨船高。十几年前的“消费储值”,“回报率”一般在60%左右,而如今的各类消费返利网站的标语多是“你消费、我返钱、零成本购物”“消费多少返多少”,“回报率”达100%已成标配。二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十几年前,相关运营企业主要还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影响的受众相对有限。如今,除了依靠传统媒体外,相关运营企业还通过微信、微博、APP等移动互联网进行宣传,被吸引的人群更为广泛。三是相关立法滞后,行政规制措施不统一且力度小,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低额的消费返利是属于法律允许的促销手段,符合法律规定。但对于高额消费返利的监管,包括前期审核、主体资格的核定等,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范。由此也导致,各地行政部门对此类经营难以采取切实有效的规制措施。最后往往是,等“庄家”崩盘后,再由政府牵头来收拾残局。 

  警方提示,揭开商品订单销售返利模式的“画皮”:存在虚假返利、虚假宣传、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不可控、维权难度大等五大风险,其实质就是变化手法从事非法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