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热点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刷爆朋友圈的“小朋友画廊”,本可以做得更好

发布于:2017-8-31 8:48:28  浏览:1263次
  8月29日,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张张图画刷屏。这是一项由腾讯公益发起的公益活动——“小朋友画廊”。在这里,有许多由不同“小朋友”创作的作品正在出售,每幅售价只有“1元”。不过,到了午间,一则怀疑投资商捞钱的传闻刷爆各个微信群。对此,腾讯方面作出回应:99公益日“小朋友画廊”H5,是由腾讯公益和“wabc无障碍艺途”公益机构联合出品的线上线下互动公益项目,不存在所谓的“投资商”。
  购买“小朋友”画作其实是一次公益募捐。截至8月29日14:30,这一活动募集到了15029044.79元善款,共有580多万人参与募捐。如此高的效率,既得益于朋友圈的这一平台的造势效应,也与活动本身的低门槛和画作的展示效应有关。从最终效果来看,这次募捐活动当然是成功的。但正如质疑所显示的,这次公益活动本可以做得更好。
  首先是程序方面,任何公益募捐活动,都要清楚表明募捐的目的和善款的用途去向,以及后续的公开问题。这次的捐赠页面,据说也注明了善款“将全部助力中国心智障碍特殊群体的艺术疗愈和社会融合项目”,但整体看表述还是较为笼统,受益人也比较模糊。典型一点是,捐赠者“购买”画作的钱,是捐给画作作者本人,还是统一使用?此外,还有相关专业人士对画作的来源和创作存在疑问,具体到底怎样,这些也宜事先作出真实的交代,以免引发后续的质疑。
  其次,根据慈善法的相关规定,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募捐活动现场或者募捐活动载体的显著位置,公布募捐组织名称、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募捐方案、联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询方法等细节,但这次的捐赠页面,并未出现相关信息。对此,相关慈善基金回应称,此前因为人手有限,所以未能在项目页、官网等公开渠道上传资格证书,后续会跟进、公开募捐资格。而这些,本该在发起捐赠时就同步展示,等到后续由于舆论质疑再作回应,不仅有失规范,也难免产生不必要的慈善公信消耗。
  去年深圳“罗尔事件”警示我们,朋友圈慈善本就应该慎之又慎。这种慎重,要从募捐程序规范操作入手,充分遵循慈善法的规定与捐赠人的权利,匹配慈善的本义,体现公益慈善活动应有的专业性。特别是考虑到朋友圈平台效应的巨大,任何的一点瑕疵和不足,都有可能被放大,从而伤及本就脆弱的慈善公信。
  事实上,此次活动由平台官方发起,最理想的状态,应当是通过专业化操作来形成一种规范化慈善募捐的示范。但就现实来看,相较这一点似乎还有不小的距离。好在,相关方面对于质疑的回应比较迅速,避免了因为信息不对称和程序缺陷可能引发的不必要的公信损耗。
  所以,不妨把这次“小朋友画廊”当作一次朋友圈慈善的演练,其中的不足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记取。而且,我们说要总结经验和记取教训,也是同时对踊跃的捐赠者说的。一方面,活动迅速完成募捐目标,体现了大众的慈善意愿依然强烈。另一方面,也提示慈善参与者对于慈善活动应更具“挑剔”和专业的眼光,不能仅仅是“跟风”参与。



来源:浙江法制报  作者: 朱昌俊  编辑:徐凌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