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还对前阵子的热播剧“人民的名义”记忆犹新,其中第一集中,反贪局局长陈海准备控制丁义珍时,丁义珍却在关键时刻,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提醒,画面中,一个神秘人物将手机卡扣出来,冲进了马桶;而丁义珍出逃时,故意把自己的手机静音后放置在车上,让司机开车回老家“接母亲”。有关部门跟踪定位了丁义珍的手机,在高速路上设卡拦截时,发现车上空无一人,只有一部手机。
这些影视桥段,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手机定位的强大功能,而有的犯罪分子,则利用公众对于手机定位功能的认识不足和受害人寻找丢失手机、寻人的急切心理,通过在网络发布手机定位信息吸引有相关需求的当事人与其联系并诈骗其钱财。
典型案例:
1、市民高先生在上网时发现,有一个网站在介绍一种多功能手机定位追踪软件,高先生一时好奇,就按照提示免费下载这个软件程序,下载后,网页提示该软件运作需要购买公司的后台服务支持,同时,客服为高先生做了后期操作的虚拟演示,高先生觉得很有意思,就向对方支付400元人民币,要求测试,过了几分钟,骗子用QQ给他发过来一张所谓的定位截图,截图中高先生的定位并不准确,当他提出质疑,骗子称,说是高先生所在区域的基站出了问题,说让技术人员看是什么问题再回复他,结果就杳无音信了。
2、市民李女士一天晚上摔倒后被送医,混乱中手机被人捡走。她通过网络搜索“如何定位找回手机”,找到犯罪嫌疑人江某发布的广告,用自己的QQ加了江某的QQ,询问如何定位找回自己的手机,江某告知要用付费软件,需先交定金200元,并发一个支付宝账号给林某,在李女士转账后,江某就发给她一个定位信息。等按照定位信息找到了地方后,江某称需支付尾款400元才能告知其准确地址,李女士再次将400元转账至江某的支付宝账号。之后江某再索要支付1000元时,李女士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3、王先生女儿因为学习问题和家人争吵后,赌气出走。无奈之下,王先生找到一家商务调查的网站,对方在微信聊天中承诺,能通过手机定位找到其女,甚至可以调取军用卫星,不成功还可以退款。于是王先生向对方支付了2000多元后,对方不知所踪。报警后,警方很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根本不会使用手机定位,也没有所谓的军用卫星之类的设备,之所以想到用这样的方式诈骗,竟是源于自己妻子的一次离家出走,让他看到了商机。
案件分析:
犯罪人员针对丢失手机或寻找亲人、债务人等特定需求的人员,受害人通常具有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但警惕性、防范意识较弱,对于网络虚假信息缺乏辨别能力。犯罪人员大多是团伙作案,分工明确,部分团伙成员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水平,部分成员则充当客服人员在线上与受害人进行联系,还有一部分成员则负责转账等资金流转问题。通过面向不特定人群在互联网发布“手机定位”的虚假信息,有相关需求的受害人通过网络搜索与其联系后,行为人要求受害人先付款后提供定位服务,骗取受害人钱财。
警方提示:
市民在寻找丢失手机或寻人时采取合法方式,切不可因心情急切就病急乱投医,不要相信网络上没有可靠来源的虚假信息,避免遭受财产损失;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尽可能地搜集案件行为人的有关信息,包括联系方式、QQ号、微信号等,为下一步的警方侦查破案提供有基础信息支撑。
来源:绍兴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