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绝对不是耸人听闻,有数据显示我国汽车拥有量仅占全世界的2%左右,交通事故引发的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20%。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相当于一个县城的人口数,每年受伤的人数更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数;全国每六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车祸,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在车祸中受伤。我们每天都应该反思并改正自己的不文明交通习惯,平安生命,安全先行。很多交通事故就是因为司机不了解或者对汽车盲区的认识不深刻才导致的。汽车盲区是指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区域,了解盲区对于安全驾驶是非常重要的。
一、车子本身造成的视线盲区
1、前盲区
造成汽车前方盲区有几方面的因素,车身高度、座椅的高度、车头的长度、驾驶人的身材等都有关系,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前盲区的距离,是很容易发生追尾事件的。
应对方法:尽可能与前车或者障碍物保持足够的距离,熟悉前盲区的距离大小,控制车辆,开车坐姿要正常,不要东倒西歪。
2、后盲区
车辆后面的盲区是指从后车门开始向外侧展开有大约30度的区域在反光镜的视界以外,通俗的说法是如果后车的车头在前车的后车门附近时,前车的反光镜里是看不见有车的,如果不注意的话,极易发生刮蹭和追尾事故。
应对方法:开动车辆前先养成检查车尾是否有障碍物的习惯,或者条件允许可以按几下喇叭再前进,倒车时速度需缓慢,如果有旁人,可以让旁人协助尽可能与者障碍物保持足够的距离,熟悉后盲区的距离大小,控制车辆。
3、变道注意外后视镜盲区
后视镜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因为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盲区,右边的后视镜盲区很多人都知道,左侧后视镜的盲区似乎很少有人提起。尤其从辅路上主路,从左后视镜没看到车辆,假如加速大角度切上最内侧车道,是很容易与正在最内侧车道狂飙的车辆发生碰撞。
应对方法:当车辆需要变线或者拐弯时,需提前打转向灯保证安全,由于当时车身与车道形成一个角度,左后视镜的视野也相应偏转了一个角度,刚好看不到较近的最内侧车道情况,所以每次大角度并线时总要转头仔仔细细看上一眼,慢速偏转,也可以选择在车内后视镜上加装一块大视野的辅助镜,这些方法都能尽量减少盲区的出现。
4、转弯时留意A、B柱盲区
在转弯时,如果两侧的A柱较宽,宽的距离就把视线遮挡住,这样产生的盲区就大,如果柱子窄的话,则盲区就小。而B柱的盲区主要是在车辆的右侧,当车辆在行驶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B柱会遮挡视线,有可能与右侧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
应对方法:车辆转弯时最好放慢车速,透过左前门玻璃往左前方观察一下,也可以前后移动下身子,透过前挡风玻璃观察车头左右位置的情况,反复几次,确保不留下盲区后再安全通过。另外,司机可练习用余光看后车或行人,即隔几分钟就看一眼后视镜,同时用余光扫视右后车窗,以观察车身周围的情况,这样在做出超车、并线等动作时可以安全地通过,避免事故发生。另外,司机要养成超车、并线打转向灯的习惯,同时,要注意被超车辆的信息反馈,如果听到急促的鸣笛声或看到强烈的闪灯,要立即停止超车、并线,并减慢车速。
二、开车环境造成的视线盲区
1、高架桥墩下隐藏危险
当你走在紧挨桥墩的车道时,粗壮的桥墩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可怕的盲区。
应对方法: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走在最靠近桥墩一侧的车道,尽管那条车道往往是最为通畅的。特别留意桥墩附近的路况,如需左拐或者掉头,那也得注意控制车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并与前车保持足够距离,以防前车突然急刹造成追尾。
2.桥面、坡顶
当车辆爬行在有坡度的桥面,到最高点时,此时驾驶员的视线都会离开路面,造成视线盲区,假如没有对迎面而来的车辆作出避让,往往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应对方法:车辆尽量靠外侧行使,当视线离开路面时,需要鸣喇叭,引起来车注意。
3.大车周围
很多司机都遇见过在等红绿灯时,在车前面的各种大货车、公交车,接近3米高的车身,令尾随它的小轿车司机根本看不到头上的红绿灯。不少公交车司机对红绿灯变换频率了如指掌,通常都能在红灯亮起前的瞬间顺利冲关,但往往尾随它的小车就不走运了,走出一段距离才发现闯了红灯。
应对方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接近路口时,与前面大客车保持足够距离,尽量保证能清晰看到前方交通指示灯或者其他辅助交通指示灯。如果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需坚持“宁慢一分,不抢一秒”的原则,降低车速,看清楚信号灯之后再安全通过。
小安特别提醒:要注意大货车的“内外轮差”的盲区。所谓内轮差是车辆在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这个区域是司机视线的盲区,卡车、货车等车身比较长的大型车,车头转过去了,往往长车身还没有完全转过来,“内外轮差”的盲区就成为了“死亡地带”。所以最好离大车2米,转弯不要超越大货车。
三、人为盲区
任何车都有盲区,人的盲点就更多了。再齐全的电子设备,再宽大的后视镜,假如驾驶者没留意到,那一切都是白搭。如果你留意最近几年碾压儿童的交通事件,主要原因多数是看不见。这里说的“看不见”分两种,一是儿童在汽车盲区里,汽车电子技术感应不到;二是汽车看见,驾驶者却疏忽了。
驾驶员疏忽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分心,注意力不在驾驶上,最常见的莫过于接打电话、找路、找路两边的店面招牌。“小悦悦”事件中第一位司机的辩解就是只顾着看路面的店铺,没留意路边。
二是疲劳,春夏季节,驾驶室内温度高、空气流通差,驾驶人很容易疲劳,往往会感到精神疲倦,视线逐渐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钝,判断能力下降、动作呆板、换挡不及时、不准确;精力不集中、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导致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三就是马虎大意了,忽视汽车盲区,也过于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一上车,一挂倒挡,便大脚油门,看都不看后视镜。
另外车辆已经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都把车当自己的第二个小窝,各种样式的方向盘套、座套、脚垫、装饰物,把车里赛的满满当当。却对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绝对会让人分神,也是最影响视野的。这些挂件在行驶中的晃动,会大大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对移动物体的判断能力也会明显下降。
再比如很多人喜欢吧纸巾盒、抱枕、毛绒玩具放在后挡风背板上,最大的隐患就是影响后方视线了。
还有中控台上放置香水、手机等杂物并不少见。但有些在阳光照射和高温作用下,有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或者发生意外情况,在挡风玻璃上形成的倒影还有可能影响视线。
应对方法:关键是要引起重视。开车就是开车,不接打电话,不一边开边找路边的店铺,甚至不能看路两边漂亮的风景。交通事故发生往往源于一两秒的疏忽,这一两秒的疏忽足够造成追尾事故。还有,上车前,最好望一眼车前后,看有没有小孩躲在汽车的盲区里,这花不了太多时间;在复杂的环境里开车,如批发市场,如城镇道路,一定要放低速度,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任何人都有盲区,你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缩小盲区的范围以及时间。
最后,把多余的装饰物撤了吧。为了安全。当然如果您对舒适炫酷的追求大于安全,也无妨……熟记以上安全盲区,安全驾驶不出险。
来源:绍兴市公安局 作者:上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