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热点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否该表彰? 网友:标准应统一 专家:不表彰也应尊重人格价值

发布于:2016-5-23 15:26:53  浏览:861次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张展鹏 编辑:盛珊珊

为了给救人溺亡的儿子讨要“见义勇为”称号,失独父亲江志根在奔波16年无果后,选择将当地政府告上法庭,江苏镇江中院13日公开审理了这起案件。
  如何看待“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加之这起案件持续时间长、地方领导出庭应诉,引起众多网友包括法律界人士的热议。从保护未成年人出发,当前各地对其见义勇为行为普遍是“不鼓励、不提倡”的态度,但是在见义勇为后,不授予荣誉称号又可能会给家属造成更大的心灵创伤,两者之间的关系该如何权衡?

为何16年未等到一张荣誉证书?
  江志根是镇江句容市的一位农民。2000年,其12岁的儿子江伟华为了救落水的伙伴,不幸溺亡。之后,句容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曾正式发文,认定江伟华的见义勇为行为,并决定进行奖励慰问,包括发放家属慰问金以及逐月进行家庭补助。但当地政府没有对其颁发荣誉证书。
  2011年,由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三级见义勇为基金会等单位派员参加,专门就江志根反映的问题形成“会议纪要”,明确解释了为什么不能颁发荣誉证书——少年儿童心智未成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如果监护不到位,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参照全省乃至全国对见义勇为行为表彰奖励的实践,均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因此对江伟华的见义勇为行为仅进行奖励抚恤,并由句容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对江伟华家属作出抚恤决定,不另发荣誉证书。

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该如何体现人格价值?

  对于这场“一张证书引发的诉讼”,有多位法律界人士提出,对未成年人的见义勇为行为,原则上确实是“不鼓励、不提倡”,但是当涉及具体案例时,还是要进行具体分析,而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和荣誉授予,均由各地公安、民政等部门进行。
  事实上,江苏省内之前有完全不同的处置先例。2015年,13岁的徐州少年李明宇(化名)为救呛水的同伴溺水身亡,家人希望能为其申请到“见义勇为”称号,但所在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多次请示省市两级见义勇为基金会,得到的答复都是“不授予”。上级部门拒绝授予的理由,正是因为李明宇救人时尚属未成年,不应予以表彰。
  而在更早之前的2002年,江苏高邮11岁少年夏世祥为救落水同伴溺亡,被扬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见义勇为”称号,之后还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有网友指出,这几起案例,某种意义上也体现出“法理和情感”之争,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否该表彰”上,应明确相关规定,至少在同一省内,统一标准,避免此类争议再发生。
  翻阅网上留言发现,许多网友表达了对江志根的同情,但也有网友提出,发证书并非难事,但是如果对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行为做出肯定表态,可能会导致其他未成年人效仿,这样并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而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来说,有关部门应该保护未成年人,不鼓励其承担超出自身能力的社会责任,更不鼓励牺牲生命。
  “从保护未成年人出发,对于见义勇为行为我们不应当鼓励,这可以理解。”吕剑峰说,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如果要表达和普及对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不鼓励态度,即使不表彰,也应充分尊重和肯定见义勇为者的人格价值尊严,进而更好地告慰逝者并抚慰其家属”。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