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高晓建
许贵宝是我市一位退休工程师,上世纪60年代他就开始记录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1966年全家负债33.62元,并且持续多年入不敷出。改革开放后家里开始扭亏为盈,1993年家庭存款突破万元,1999年超过10万元,2007年花120余万元买了一套三居室……用许贵宝的话说,近40年来,家庭收入水涨船高,日子越过越红火。
老许家的经济变迁,是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市分别于1980年、1999年开展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生活状况统计,1980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39元,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8580元。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到36120元,是1980年的151.1倍,年均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到63935元,比1999年增长近7.5倍,年均增长10.6%。全市城乡居民收入位居长三角城市前列,实现了从基本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除了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更为可贵。”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改革开放以来,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绍兴农村一直没有停下追赶城镇的脚步。通过提升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步伐,城乡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到2019年末,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为1.77∶1。
居民收入结构也在渐渐优化,收入来源更加多元,仅仅依靠工资增收的局面正加快转变。2019年,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中,除了占大头的工资性收入外,来自一、三产的经营净收入和房屋田地出租带来的财产净收入沿续增长势头,同时随着农村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提高,转移净收入增速最快。“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背后,有一双巨大的‘推手’,就是我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浩萍说,通过乡村民宿、农村电商、山村特色种植养殖等途径,农村居民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梦。
腰包鼓了,居民消费的底气就更足了。消费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升级态势明显,由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向享乐型、发展型消费转变。最能反映这一变化的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已降至27.1%和30.1%。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高端家电“飞入寻常百姓家”,交通工具更多样便捷,通讯方式更方便,居民幸福感节节攀升。
“绍兴居民收入增速已持续快于GDP增速,说明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获得感在增多。”绍兴文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李生校认为,一个地区的发展,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更要看百姓增加了多少获得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绍兴一直在发展的高质量、均衡性上下苦功,体现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徐晶锦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