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雕塑
大禹治水立国的故事,出现很早,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先秦和两汉时期的诸多典籍,以及历代的地方志里,均有大量的记载。
发生于距今1.5万年前的卷转虫海进,使得越族先民被迫从坦荡宽广、气候暖热、水土资源丰富的今宁绍平原四处流散。他们中的一部分漂洋过海;一部分向周边地势较高的陆地、山地迁徙;更多的则是辗转进入到了南部的会稽、四明山区,成为了“内越”(《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过起了“人民山居”,“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的艰难生活。
这些“山居”的“内越”人,渴望着有一位伟大的神明,有朝一日帮他们驱除洪魔,让他们回到魂牵梦萦、平坦肥沃的故土。这个伟大的神明,正是以越地为中心点而传播开来的禹。大禹治水成功的时间,与距今4000多年前的卷转虫海退时间,不谋而合,最好不过地说明了这一点。
不仅大禹治水的故事起源于越地,甚至连大禹治水的方法也导源于越人。“怎样的水环境产生怎样的治水思想……宁绍平原的水环境,河流短促,沼泽遍地,才能产生‘疏导’的治水思想。”(陈桥驿《绍兴水利史概论》)
大禹在越地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活动
从文献典籍的记载,以及今浙江省绍兴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128处大禹遗迹来看,大禹在越地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活动。
一是娶妻涂(亦作涂、嵞)山。
“禹曰:‘予娶涂山’。”(《史记·夏本纪》)“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吕氏春秋》记载得更是详细,“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涂山是指哪座山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定,“嵞,会稽山”。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得出了会稽山就是涂山,禹以前叫涂山,禹会诸侯后改名为会稽山的结论。
二是得书宛委。
大禹在“功未及成,愁然沉思”中,得悉会稽山一峰的宛委山上,“其岩之巅,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瑑其文”。于是,于“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可见理论指导是何等的重要。
三是功终了溪。
“了溪在(嵊)县东北一十五里,源出了山,合县南溪流以入于剡溪”(嘉泰《会稽志·水》)。“王铚云:‘剡溪古谓之了溪。《图志》谓:禹治水至此毕矣。”(宝庆《会稽续志·山》)今剡溪东岸嵊州市区尚有禹溪村,村北有余粮石(禹余粮)、余粮山。相传大禹治水功毕,民工弃余粮山于此,化为石,因名。王十朋有“禹功终了溪”“余粮散幽谷”(王十朋《梅溪集·了溪》)句。
四是会稽诸侯。
治水成功后,大禹在会稽大会各方诸侯。“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吕氏春秋·爱类》)禹“五年,巡狩,会诸侯于涂山”,“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竹书纪年注》卷上)。“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韩非子·饰邪》)。禹“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观示中州诸侯……遂更名茅山曰会稽之山。”(《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五是诛杀防风。
大禹诛杀防风氏,发生于他在会稽大会诸侯之时。“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国语·鲁语下》)这就是说,防风氏是因“后至”而被杀,大禹是为了严明纪律。“防风后至,斩以示众,示天下悉属禹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这就进一步说明,杀防风氏是为了告示天下听从大禹的号令。诛杀同为诸侯的防风氏,表明大禹已经拥有了比诸侯更大的权力,更何况防风氏还是一位有为的诸侯。今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鉴湖村所存七尺庙,便主要是用来供奉祭祀防风氏的。
六是封禅会稽。
自古以来,祭祀名山大川是天子才拥有的特权,所以“皆受命然后得封禅”,“禹封泰山,禅会稽”(《史记·封禅书》)。“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夏本纪》)大禹大会诸侯于会稽,封禅于会稽,既是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的象征,又极大地提高了会稽山的地位,扩大了会稽山的影响。
七是归葬会稽。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史记·夏本纪》)“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墨子·节葬下》)“禹葬会稽之山,农不易其亩。”会稽“山上有禹冢,昔大禹即位十年,东巡狩,崩于会稽,因而葬之。”(《淮南子·齐俗训》)禹“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禹“命群臣曰:‘吾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下无及泉,坟高三尺,土阶三等。葬之后,田无改亩,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大禹在临死时,就丧事从简问题,对大臣们作了明确而具体的交待:我死后,把我葬在会稽山;使用芦苇做的外棺和桐木做的内棺;墓穴挖七尺深,下面不要挖到地下水;坟的高度为三尺,泥土的台阶建三级。安葬后,田地不要更改田埂,不要为了使居在这里的死者安乐,而使耕种此田的生者劳苦。这真是一种完全彻底的忘我无私精神。
大禹的丰功伟绩留下了诸多历史遗产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对大禹作过一个评价,称“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徳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这段话的意思是,禹为人聪明过人,又能吃苦耐劳;他不违背道德,仁慈可亲,言而有信;声音合于音律,举止符合法度,一举一动,严守规矩;注重严谨,是百官的楷模。这个评价,一点都不为过。
大禹的功德与精神,的确感天动地。“天美禹徳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上天也为大禹对百姓的感情而感动,让群鸟在大禹死后回来帮民众耕耘。
大禹无愧为一位德才兼备的圣明帝王。他的历史遗产,集中地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治平了洪水,救万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自己也因此而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治水英雄。
二是得出了“水可立国”的真理,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夏朝,促进了中华大地的一统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他自己也因此而成为了立国始祖、中华共祖。
三是在治水与立国中所体现出来的以爱民、礼贤、律己、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大禹精神,成了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巨大无形资产、生生不息的强大文化基因,他自己也因此而成为了世代中华儿女无限敬仰的伟大圣王。
对于绍兴而言,大禹娶妻生子在此,治水毕功在此,大会诸侯在此,祭祀封禅在此,死后归葬在此,使会稽山位列中华古代九大名山与四大镇山之首,更为绍兴赢得了享之不尽的无上荣光。因此,将禹的事迹冠于绍兴人文与名人之首,完全是顺理成章的。绍兴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禹是我们的!
公祭大禹陵。首席记者 袁 云 摄
公祭大禹陵活动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节日
“江淮河汉思明徳,精一危微见道心。”大禹以其光辉业绩和伟大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崇敬和传颂。祭祀成为崇敬和传颂最基本的表达形式。
历代祭禹,大体上分为五种情况。第一,是天子亲祭;第二,是天子遣官致祭;第三,是诸侯与地方有司祭祀;第四,是禹裔祭祀;第五,是民间庙会等形式祭祀。
最早祭禹的,可以追溯到夏王启派遣的使者及禹之后人。“启使使以岁时春秋而祭禹于越,立宗庙于南山之上。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以守禹冢。“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这三条记载,告诉了我们三个重大的史实,即:禹庙之建与祭禹活动,始于夏代;祭祀的地点,在越之会稽山;无余是越之先君,句践是禹之苗裔,他们均封于越,以奉守陵祭祀之责。
最早亲祭大禹的帝王,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出游……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不远万里来到越地,是为了歌颂秦德、弘扬秦风,恩威越人、稳定越地,而祭拜大禹、以示大统,无疑也是主要的目的。
自夏、秦以来,历代的祭禹、祭会稽山活动相延成习,而尤以明、清两代为最盛。“禹庙,在(绍兴)府城东南十二里,历代虔祭。国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南巡,二月十四日,圣驾诣庙亲祭。乾隆十六年(1751),南巡,三月初十日,圣驾诣庙亲祭……自康熙二十一年(1682)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遣官致祭者二十五次,祭品祭仪同南镇庙,每岁有司于春秋二仲月祭。”(《越中杂识·祠祀》)
1935年10月16日,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率领致祭大禹,确定九月十九日为会稽山大禹庙年祭日期。
1995年4月20日,农历乙亥年谷雨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与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此次祭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次公祭,标志着官方恢复了承传4000年之久的祭禹礼制。
2006年5月,“大禹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公祭大禹陵典礼,标志着祭禹上升为国家级的祭祀活动。
在昔洪灾骇浪滔,人为鱼鳖难亡逃。大禹胼胝担重任,圣王苦焦创夏朝。会稽诸侯统天下,泽被遐荒济众兆。今具珍果兼佳酿,尤盼我祖佑风调。从此,每年谷雨的公祭大禹陵活动,成了中华儿女、大禹后裔、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八方来宾的共同节日。
大禹文化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境外文化圈
大禹影响了中华文明,造福了中华儿女。不仅如此,大禹还是原始东亚知识共同体的认知象征,他同样也影响了周边国家与地区的文明进步,给这些国家与地区的人民带去了福祉,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境外大禹文化圈。其中最典型的,是日本。
日本至今有关大禹的遗迹有91处之多,形式有庙、宫、碑、桥等多种,遍布于日本的四面八方。其中特别有意义的,是建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之间的78年战争与敌对期间的18座纪念碑(王敏《对境外大禹文化圈的考察报告》)。这一事实,展示了国与国、国与民、民与民之间关系走向的特点与规律,表明了在中日交流的民间长河中,和平的选项可以超越政治的障碍,人文交流可以突破战火重围。既往的历史,前人的智慧,令人深思反省,引以为鉴。
日本有关大禹的史迹中,最早的文献记载,是712年编纂的《古事记》、720年完成的《日本书记》。现存最早的禹王庙,是1228年的京都鸭川禹王庙。现存最古老的禹王膜拜物,是1630年铸造、高80厘米、收藏于名古屋德川美术馆的禹王金像,以及1637年建造的香川县高松市的大禹谟碑。
大禹文化传播到日本,是日本主动移植中国主流文化的结果,而其中的遣唐使与中国的文化典籍更是功不可没。“四书五经”与《史记》是流传到日本的首批杰作。“四书五经”中,直接提到大禹的,有《诗经》《论语》《春秋》《孟子》《礼记》,一共出现了31次“禹”“大禹”“夏禹”,其中作为治水英雄的有6处,作为德高望重帝王的有25处。《史记》中,有21处提到“禹”(有两处称“文命”),其中作为治水英雄的10处,作为德高望重帝王的11处。另外,在保存中国古典的目录记载典籍《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出现的与夏禹名有关的书目,有696次之多。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如此之广大、深远与长久。
其实,日本平成年号的源头,便是其中的中华典籍《尚书·大禹谟》中的“地平天成”四字。水土治理为“平”,万物丰收为“成”。这四个字所表达的,正是上古贤王治理天下所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1689年,康熙亲祭大禹时,为禹庙的题匾,便是“地平天成”。大禹的伟大与被推崇信奉,正是在于他对这四个字的身体力行,付诸行动,见诸实效。
大禹文化在日本经受了上千年的岁月洗礼,拥有了十分丰富与深厚的积淀与底蕴,正在升腾出无穷无尽的光芒。2010年10月18日,日本第一届禹王文化节在开成町举办。2012年10月20日,第二届禹王文化节在群马县名胜景点尾濑举行。2013年7月7日,第三届禹王文化节在高知县高松市举行;禹王文化节委员会同时决定,从该年起,日本禹王文化节每年在大禹纪念地轮流举办;这一天,日本全国性的大禹民间研究组织“治水之神禹王研究会”,也正式宣告成立。
大禹不仅是万民敬仰的治水英雄、立国始祖、中华圣王,而且是中日友好的见证、中日交流的使者,更应当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主力。绍兴作为大禹治水立国故事的源头,其中的地位举世无双,所起的作用,也应当是无可比拟的。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作者:冯建荣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