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刑庭法官助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我所在的庭室有二“宝”——“杨叔”和“姜叔”。
他们分别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入职,在审判一线深耕三四十载,获得过北京法院的“天平奖章”,审判经验比我走过的人生历程还丰富。
我们这些年轻人在工作、生活上遇到困惑,常常向两位老同志请教诉苦。
每每这时,“二叔”就如数家珍般,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那些过去的事情”。
那是我们诧异的岁月,忍不住打断他们,“真的吗?”“那么惨啊!”“还是现在好……”提起往事,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平静又自豪的微笑,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打趣道:“等您退休了,我们还要去您家里听故事。”老同志忍俊不禁:“你们呀,是赶上了好时候了哟!”
(杨建民和姜嘉玉)
杨叔和姜叔说,那时候的法院一共就 20 多个人。判案、摄影、印刷、会计……一个人常常身兼数职。
有时民事案子多了,刑事法官就审民事的。于是,姜叔、杨叔被逼着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讲“记录”
刚工作那会儿,文印使用的是当时看来还算先进的设备——有4000 多个常用字的 3 号铅字打印机、手推脚踏“嘎吱嘎吱”响的油印机,但鲜有人会使用,掌握了这门技术,在法院可就是个“香饽饽”了。
到了 90年代,配置了几台“四通”打字机,可以用五笔、全拼、郑码等多种方式打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储存相关材料,可以随意修改文稿。
又是一个十年,法院配上了几台电脑来写判决,杨叔、姜叔又开始学打字。
(姜嘉玉到学校讲授法治课)
2010年,法院开始建设“科技法庭”。
现在,法院引入讯飞语音输入,可以自动将麦克风收到的语音转为电脑中的文字,正确率非常高。
我常常能听到同事在办公室对着耳麦“自言自语”,大大提高了庭审和工作效率。
“看见那笨重的打孔机了没?也就是近十来年才有的,那时候整卷没有打孔机和订卷机,用到的工具是改锥和用铁丝打磨自制的穿线‘神器’,遇到厚的卷宗,需要两个人一起用力才能扎透卷宗,当然,手上难免磨出水泡。谁要是弄丢了我的穿线‘神器’,我就跟他急,那可是我打磨了两天的……”
姜叔和杨叔讲述的那个靠蛮力干活的年代是我们这代人无法想象的,弹指四十年,如今智慧法院的建设把业务与科技融合,把审判质效用数据呈现,既提升了司法公信,也为法官办案减负增效。
去年以来,我们法院经过筹备和部署,准确和规范地完成了所有案件电子扫描并同步生成电子卷宗,实现审判业务管理系统与电子卷宗系统的对接。
现在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电脑查阅自己在审的或者三十年案件的电子卷宗,着实方便高效了不少。
讲“办案”
“就你们每天走那几千步还点个赞,我年轻那会儿,办案就靠两条腿,这两条大长腿就是蹬洋车练出来的!”杨叔指着自己的腿说道。
那时候,法官和书记员骑着自行车,带着稿纸、钢笔、墨水,在田间地头调查、调解,不是在骑车去的路上,就是在骑车回来的路上。
“不能因为自己的懒惰和懈怠,错过一丝一毫的证据线索,从小处说是对当事人的不负责,从大处讲是对法律的践踏。”姜叔说。
他们或是背着国徽、桌牌、横幅,去村头或老百姓家里开庭,既能判案,又能普法。
如今我院通过已经建立的廉政实景警示教育基地、成立的“天平宣讲团”等,定期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普法宣传活动,送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政府等。
今年,我院借科技之力,实现了庭审全过程直播公开,让司法公正看得见、能评价、受监督,督促法官严格依法规范履职,提升庭审驾驭能力和审判业务水平。
(杨建民开庭)
讲“送达”
90年代,法院配备了摩托车,一辆摩托车正好可以坐俩人,大家特别高兴,再也不用蹬自行车慢慢晃悠了。
进入21世纪后,法院也配备了警车,再后来,法官们就坐飞机或者坐高铁前往外省市办案,快的时候两天甚至一天就能赶回来。
虽然交通工具改善了,但那时候的法官找人、查财产,多半是靠运气。
如今,通过互联网与多家金融机构之间接通专线、实现对接,“点对点”“总对总”系统的建立,使法官坐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就能完成,通过手机微信“北京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即刻完成送达、司法公开等工作。
每次听“二叔”讲那过去的事情
总能将我们带入往昔峥嵘岁月
曾经的“追风少年”已两鬓斑白
而他们的身后
是一代又一代的法院人
把青春芳华,献给最热爱的审判事业
或许时光也会在我们的面容上
留下清晰的印记
但法院人坚守正义的情怀从一而终
寒来暑往,为信念跋涉
沧桑岁月,唯初心不变
(供稿: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 作者:王芳)
来源:北京法官 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