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马不停蹄地上船下湖,矢志不渝地风雨兼程,慷慨以身许湖,守护碧水蓝天……江苏淮安市公安局洪泽分局民警王道勤,担任水警大队长三年来,用“不怕难、不怕苦、不怕累”的“三不怕”精神,为改善洪泽湖水生态环境奋力拼搏,立起了新时代“守湖先锋”的标杆。
踏波犁浪
越是艰难越向前
“我一定竭尽全力保护好这片碧水蓝天。”2016年,时年50岁、从警28年的王道勤义无反顾地走马上任洪泽公安水警大队长时,面对水域面积2069平方公里,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历史上素有“日出斗金”美誉的洪泽湖,作出了庄严承诺。
这年3月22日,一个巨大考验摆在了他面前:洪泽湖渔政监督在西顺河镇福河村平安码头查获大量新鲜螺蛳。
螺蛳是维持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生物门类,过量非法捕捞极易导致水生态系统失衡,而且洪泽湖全年全水域已多年禁捕螺蛳。如不及时将此案侦破,势必严重破坏整个湖区生态。
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后,王道勤当即组织民警从唯一线索——收购人孙某身上寻找突破口。经检查,孙某的手机记事本上存有一串奇怪的文字:罗1050,洪1800……他敏锐地判断“这可能是非法捕捞人员的姓氏和交易金额”。由于此案涉案人员跨区域、取证难度大。最终,王道勤带队沿着365公里长的湖岸,走访淮安洪泽、盱眙,宿迁泗洪、泗阳的沿湖6个乡镇,连续奋战3个月,调查上百人后,展开抓捕行动,当场查获螺蛳5400余千克,抓获涉案嫌疑人21人,最终移诉的19人均被法院判了刑。该案件的侦办不仅在全省、全国都堪称“首例”,对当前和今后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活动,乃至生态环保违法犯罪行为也极具借鉴和启示。当年,这起“3·22非法捕捞水产品案”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十大经典生态保护案例。
“我既然来当守湖卫士,就不能心慈手软。”在警务日记中,王道勤写下了铮铮誓言。
使命必达
越是辛苦志越坚
云淡风轻的洪泽湖平静安详,一望无际的万顷碧波养育着沿湖600万居民,而且还是淮安、宿迁、盐城三市2300万人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但是长久以来的非法捕捞、非法狩猎、非法采矿等犯罪,却犹如可怕的暗流严重威胁着洪泽湖的美丽生态。
“早年,湖区从事非法采砂的船只超过1000艘。”王道勤深有感触地说,由于洪泽湖水域广阔,与之相连的湖荡、湖湾及入湖河汊众多,非法采砂犯罪分子采取打游击策略,为了核查线索、固定证据,他带领民警经常在夜间至凌晨这一非法采砂猖獗的时间节点,化妆成渔民、船民、个体经营户,深入湖区进行侦查。
守护洪泽湖工作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由于天气和水文变化大,民警下湖风吹日晒,顶风冒雨,不仅苦而且风险大;犯罪分子在水上作案后,无现场和物证可寻,更没有视频、监控可供调取,想有效监测、监控各类流动的船舶远比陆地上难得多。当时,水警大队民警仅有4人,且均龄50岁以上,主要装备就一条破旧的玻璃钢材质巡逻艇,抗风和抗撞击能力很差。王道勤迎难而上,主动与市场、水利、环保、海事、渔政等行政执法单位开展联勤联动,共行生态环境治理职责;为解决刑事管辖及法律适用的障碍,多次提请分局党委邀请检察院、法院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在他持之以恒的努力下,2017年成功破获部督涉案5万余吨、案值100余万元“6·27洪泽湖非法采矿案”。
与困难对抗、与自己较量,王道勤和战友们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凌云壮志气,驰骋在洪泽湖上。
勇立潮头
越是劳累越有神
洪泽湖上的非法捕捞不仅有传统地笼网和大功力快艇,还有电鱼、毒鱼的。传统的人工收集证据已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搞湖区现代化治理又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王道勤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从各部门抽调22名警力成立了专案组,多方协调获得了一艘50吨级的铁质大艇,并主动带领民警学习在湖面使用无人机、长焦摄像机和红外线夜间望远镜等先进装备。
“他这个人,活再多再重都不叫累,反倒是神气更足。”洪泽分局副局长庞保国满怀深情地讲述。
2016年元旦,王道勤在苏北灌溉总渠配合打捞一起交通事故后的遗体时,从一个协助工作的渔民闲聊中听到,“这里经常有人用电捕鱼。”他当时就思考怎么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这些人,并收集到他们犯罪的证据。之后,他又带队进行实地勘查,最终选择在通往二河闸的彩虹桥上秘设四个高清监控。4月8日是星期天,下午又下起了雨,当地渔民吕某国等6人自认为天赐良机,驾驶机动铁船实施非法电捕鱼,王道勤通过监控及时发现后,迅速征用渔政监察快艇快速出击,将他们人赃俱获。
为有效遏制洪泽湖水域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猖獗现象,2018年3月,在王道勤积极建议下,洪泽分局党委抽调警力在洪泽区水政执法中心成立“水利警务工作站”,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整治;他还组织涉湖单位共同参与普法宣传,向沿湖居民播散绿色发展理念,共同保护母亲湖。
“饱览一湖春,能消万古愁。”三年来,王道勤以坚不可摧的信念、忠诚奉献的实干,使洪泽湖水域犯罪警情保持着年均10%的降幅。
来源:江苏法制报 责任编辑:彭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