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平安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资讯

【拥抱大湾区 发展大绍兴】打好引才战,我们靠什么?——绍兴打造人才高地、建设大湾区系列述评之三

发布于:2018-5-11 23:01:31  浏览:1638次
在西安,大学生落户可以在线上完成;去南京面试,每人能拿到1000元补贴;在珠海落户的人才,还可以直接获赠50%住房产权;外国人来杭州创业,资助最高可达1亿元……

当每座城市都吆喝着“城美、钱多、速来”时,反观绍兴,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究竟打出什么样的引才牌,才能出奇制胜?

梳理多年来招才引智的实践,我们发现,大招猛招固然奏效,但真正要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下,根本还在于人才创业安居和区域发展的共赢。围绕共赢,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打产业牌,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当下的绍兴,正在经历一场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大育强,这场围绕“两业经”的蜕变,正让绍兴成为一个吸附大量人才的磁场。

前不久的北京招才专列中,绍兴多家化工企业“打包”签下了北京一家高校的多名学生。据了解,该学校与闰土集团有多年合作基础,一直关注绍兴化工产业的转型提升,觉得绍兴这块产业跟传统意义上的化工企业大不一样,发展前景广阔。

“人才挑单位,一看产业基础,二看发展前景,绍兴的现代纺织、建筑装备等都是绍兴引进人才清单中的热门。”市人社局一位人士表示。

列入“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或“海内外英才计划”序列的“双创”人才,历来是各大城市争抢的焦点。但在上个月的引才专项活动中,绍兴一举签约引进15名博士后,10多名“国千”专家与我市企业达成解决技术难题合作意向,特别是今年3月面向全球发布的绍兴“海内外英才计划”评审公告,截至目前,已接到海内外的310余名高层次人才申报。高端人才为何对绍兴情有独钟?得益于绍兴正在建设的科创大走廊、诸暨科技城、嵊州科创中心、新昌南岩科技城等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力争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00家以上,新培育隐形冠军企业100家等等,这些都成为高端人才充满想象空间的梧桐树。

绍兴引才的另一张金名片是民营企业。在2017年出炉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绍兴共有20家企业入围,比在全国位居第五(浙江位居第一)的河北省还要多。

民企的引才力度也远远超出想象。今年初,海亮集团500万元年薪面向全球招聘青年人才,影响力波及全国。海亮成为迄今为止绍兴开出招聘年薪最高的民营企业。同样,在今年初绍兴面向全球发布的102家重点企业人才招募令中,由民营企业提供的年薪50万元以上的岗位占了九成以上。

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品牌优势、待遇优势,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筹码。如中国建筑装配业的领头羊宝业集团,多年来“沉淀”了数十名“国千”“省千”人才,去年一场行业大会后,国内大型央企下手在他们企业挖人,但最后无功而返。“为什么不去?”一位在300万元年薪面前不为所动的副总说,因为这里干事更有成就感。

参加招才引智“春季专列”的企业数量变化也能折射出需求之旺:第一场北京专列只有110家,而到后来几场,企业都达到220多家。多家企业都建有自己的引才渠道,但这种整体包装、打响品牌、抱团推介的方式,实现了招才引智成果的最大化,体现了活动的专业度和有效性。

卧龙集团也十分感谢政府对人才资源进行平台化招引。接下去希望政府不但是搭台,更能提高宣传的效率,让更多人才来找平台,同时还能牵头提供一些海外高校的资源,给予更多资源上的支持。

城市拔节,吸引人才“用脚投票”

引进一个年薪300万元的人才,需要多少“猎头费”?喜临门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周旗江告诉我们:60万元。但即使他们愿意支付这个成本,在绍兴还是找不到合适的“猎头”,目前他们对接的“猎头”公司都在广州、杭州或宁波。

除了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缺位,绍兴企业在招才引智中遇到的痛点还有:高层次人才较少,很多企业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形同虚设。技工招聘特别难,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少。人才的流动性特别大,引得进未必留得住。

这些引才痛点的背后,其实是城市能级的痛点:城市规模、城市配套、基础设施……

在不久的将来,从绍兴到杭州和宁波分别只要20分钟。

上接第1版 随着杭宁高速建成,柯桥打通13条连接萧山的通道,绍兴与杭州、宁波三地“一小时交通圈”已初步形成。而对绍兴引才来说,这是一个利好。

去年底,吴建作为海外英才计划人才签约滨海工业区的一家企业。他说,原来在上海工作时,单位到家开车要两个半小时。“现在我即使在绍兴工作,每天都往返上海,在路上的时间也差不多,但生活质量却比原来在上海时要高出许多。”

有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原来因为交通闭塞鲜为人知,而当它连接外界的交通打通后,整个区域的增值潜力不可限量。说的就是绍兴。

招才引智“春季专列”结束后,万丰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张惠成说,在人才市场中,城市的影响力很重要。过去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新昌在哪里,这次政府重点宣传绍兴,最后受益的还是企业。

而对“985”高校毕业生余惠来说,更吸引她的,是绍兴独特的人文环境优势。她说自己是通过鲁迅作品对绍兴有最初认知的,大学期间因为旅游又来了几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像盆景一样的精致”,因而选择了留下。

无独有偶,嵊州市人社局办公室的一位小伙子,老家在义乌,因为喜欢越剧而选择到嵊州就业。

采访中我们发现,一座城市的吃住行对人才来说很重要,绍兴的名城效应和文化软实力,确实能吸引求职者的“第一眼”。但要真正促使他们“以脚投票”,仅有“文化名城”四个字还不够,需要关注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

相比于上海、杭州、宁波而言,绍兴的短板是城市能级不高。虽然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但大都市的购物环境、时尚体验、教育医疗,目前都是绍兴的痛点。但随着大湾区战略的推进,杭甬加快一体化发展,特别是杭州到绍兴的地铁开通以后,大城市的溢出效应给绍兴补上这块短板提供了机遇。

政策推动,让人才最大程度享受红利

从诸暨海亮举起500万年薪引才大旗,到万丰和万安双双开出200万年薪,再到90多家企业集体推出百万年薪岗位……作为先发地区的绍兴,一直舍得在人才上花钱。

虽然“重赏之下有勇夫”,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人才争夺战,人才选择岗位的理性指数和综合考量也在不断加大,除了高薪以外,更要考虑住房、户口、配套服务等方面诸多细节。

眼下,绍兴人才政策经过几轮升级,着眼于全市域、大市区融合发展和绍兴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突出问题导向、瞄准先发城市,聚焦重点突破,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人才政策链。

“目前来看,我们的政策几乎涵盖了人才引进、培育、扶持、激励、保障、服务等各个环节,在全省同类城市中走在前列。”据市委人才办介绍,绍兴眼下的政策优势集中体现在创业资助、薪酬补助、房票、租房补贴等方面,对本科生来说,可先落户再就业,几乎没有户籍门槛。绍兴人才房票政策比杭州宁波更有吸引力,对顶尖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同时,绍兴在完善“店小二”式人才服务机制上也有突破,全面推行服务人才专项例会制度,高标准建设绍兴国际人才创业创新服务中心,推动“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区、县(市)全覆盖,积极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服务体系。

然而,在为人才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绍兴还是有许多短板要补齐。

部分引进人才反映,人才公寓的地点能否选择在各方面配套设施都较为完善的地点?人才的落地服务和后续服务能不能跟上?人才在落地后碰到的如交通事故处理、基础人才的子女教育衔接、家属落户等问题,能不能设立专门窗口一揽子解决?在绍兴与杭州、上海间能否开通人才巴士?能否统一建立全市性的公共政策大平台?等等。

在政策完善和人才服务方面,各地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如武汉成立了专门的人才局,西安实行“在校大学生在线落户”等,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超前性。前段时间,朋友圈在疯转一个笑话:有人去西安走亲戚,警察问:“你是西安人吗?”答:“不是,我是来走亲戚的。”警察:“带回派出所,符合亲友投靠落户条件。”笑话的背后,其实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服务。

绍兴是否也应该在这方面做出尝试?在吸引年轻人、多样性人才和高端人才落户方面,“用非同寻常的手段,达到非同寻常的效果”。

还有企业提出,能否统一建立全市性的公共政策大平台,避免区域失衡?能否推出人才项目的退出机制,宽容失败?能否针对小企业引不进也养不起人才的状况,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这些都值得思考。

引才,既是对自我发展的一次梳理,也是一个城市品牌的提升过程。引才对一方区域而言,不是一时的权宜之举,而事关一个区域发展的长远规划。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对企业如此,对城市也如此。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作者:何瑛儿 张锡涛 编辑:陈文华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