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泾源县人民法院六盘山人民法庭庭长 史有明(左一)
题记:
从内心而言我是不愿去机关的,任何地方工作都得有人干,对自己而言也感觉不适应机关工作,更重要的是对基层群众有感情,不愿意离开他们,如果组织允许,我想就在基层法庭干到退休。——史有明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毛主席在红军长征时写就的壮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千古流传。
六盘山下法庭,法徽光耀民心。一名基层法官用二十八年司法为民情怀传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六盘山人民法庭条件艰苦,庭长史有明同志家住固原市区,每周一早上赶到法庭,每天24小时常驻法庭,周五晚上才能回家,这样一干就是十三年,但他却很热爱这份工作。像他这样的同志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真是可亲可敬可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徐家新在宁夏调研时动情地说。
2016年8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家新(右四)同志听取史有明同志工作汇报
扎根基层人民法庭
二十八载无怨无悔
让徐家新主任感动的史有明庭长实际上从工作到现在,从来没有在县城和机关工作过一天,而是扎根基层整整二十八年。
2017年2月15日,记者一行驱车四百多公里来到了泾源县人民法院六盘山人民法庭,近距离接触和探访了这位扎根基层法庭近三十年的“乡村法官”史有明。
清瘦单薄的身躯,一米七左右的个头,温文尔雅、说话慢声细语,让人难以想像他是怎样在乡村法庭里坚守了28年。
1989年7月,史有明从宁夏司法学校毕业后,满怀着一腔司法为民的情怀迈向了工作的第一站——固原市原州区马渠乡。在这里,他担任了4年的乡司法调解员。春寒料峭里他走乡串户化解邻里纠纷,夏日酷暑里他苦口婆心调停家长里短,秋风瑟瑟里他田间地头维护和谐稳定,冬雪纷飞时他徒步跋涉山间小路急群众所急。
1993年6月,因为对法院工作的热爱,他又被调到了至今仍十分艰苦的固原市原州区炭山人民法庭(现已撤并)。在炭山人民法庭工作期间,他娶了妻成了家,可他的家就安在了法庭。他白天骑着自行车走乡串户调查取证、了解情况、说服教育、化解矛盾,晚上回到法庭撰写裁判文书、整理装订卷宗、钻研审判业务。
这一干就是整整八年。由于炭山乡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极差,八年里,他与百姓一起吃着又苦又咸的窖水,冬天里自己拉煤生火,但他从来都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累。
2001年9月,由于基层法庭调整撤并,炭山人民法庭被撤并到了三营人民法庭。他也因此到了工作、生活条件较好的三营人民法庭工作。
2002年9月,他因工作需要又被调整到固原市原州区什字人民法庭。2003年4月,因固原市行政区划调整,什字人民法庭从原州区人民法院划到了泾源县人民法院,改名为“六盘山人民法庭”。期间院领导曾三次想提拔他回院机关担任中层领导,他都表示离不开法庭而推辞了。2007年3月,他被任命为六盘山人民法庭的副庭长;2013年9月,升任六盘山法庭庭长。数年间,法庭的一些同事想办法调回到了原州区人民法院,或者去了泾源县人民法院,但他却心甘情愿主动留在了“六盘山人民法庭”,至今又是十四个年头。法院的领导考虑他已年届五十,多次想照顾他调整到院机关工作,他都婉言谢绝了。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想为基层人民群众做些事,如果组织允许,我想在基层法庭干到退休。”这是史有明矢志不渝的心愿。
肩上挑着这副担子
就要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法院的工作就是给老百姓服务的,我手机里存的号码除了几个家人的,其余全部是当事人的。我对家里的事都没有这样的耐心,但工作的担子压在肩上不能放,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呀。”史有明庭长给记者一行道明了自己对工作的理解。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庭长,北京给我们快递来了一面锦旗!”六盘山法庭青年法官于伟刚既兴奋又诧异地喊到。
鲜红的锦旗上书:赠泾源县人民法院六盘山人民法庭,执法公平正义,服务热情周到,仵明显,二0一五年七月。
“这个仵明显案件执行完了,当时就要给我们送锦旗,被庭长劝回去了,没想到回去了还记着这件事”。法庭的老书记员殷旺军感慨地说。
2013年11月22日17时,西北的冬天注定黑的早些。河南人仵明显驾驶的小型轿车不幸在福银高速由北向南2025KM+76M路段处发生单方交通事故,横在了行车道上。可是,祸不单行,事故还没来得及处理,又被矫松涛驾驶的一辆客车再次碰撞,造成仵明显身体受伤、小型轿车受损的交通事故。该事故经宁夏高速交警现场勘察认定矫松涛负事故主要责任,仵明显负事故次要责任。
事故发生后仵明显被送往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救治,经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左颞叶脑挫裂伤、右侧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双侧创伤性湿肺、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肩胛骨骨折、创伤性休克等十余项身体损伤。后经司法鉴定仵明显因交通事故致双侧多发肋骨骨折(12肋以上)符合八级伤残;重度颅脑损伤后遗症轻度智能损害属九级伤残;颅底骨折伴耳鼻漏属十级伤残;肺破裂行修补术后属十级伤残;胸部损伤后、左胸胸膜粘连增厚符合十级伤残,综合劳动能力丧失35%。
“事故后仵明显回到河南老家养伤,法院给判赔了五十多万元的赔偿款,经我们多方努力赔偿款也执行到了法院的账户上。当时,仵明显在家人的陪同下从河南来法庭领赔偿款,由于身体受伤严重,人的意识也不是很清醒。”法庭的同志回忆当时的情况说。
“虽然有家属陪着,但由于是外地人情况不熟悉,庭长还是不放心。他亲自带着仵明显和家人去镇上给仵明显刻了私章,去银行办了银行卡,又领到院机关财务上办了领款手续等,从早上八点一直跑到下午两点多,没顾上喝一口水,中午饭也没顾上吃。”于伟刚法官满怀敬佩地回忆道。
仵明显和家人非常感谢六盘山法庭的同志,当时就要请大家吃饭,史有明庭长坚决谢绝了。他们又要在当地给法庭制作一面锦旗,史有明庭长也婉拒了,还亲自把他们送上了返程的高速。
“是法官挽救了我的家。”大湾乡杨岭村的金宝军满怀感激地说。
“没有法官在中间调和,我们两个家庭的矛盾不会彻底解决,虽然赔了钱,但我心服口服……”被告赫小刚七十多岁的爷爷真诚地握着史有明的手说个不停。
2013年10月,14岁的赫小刚与10岁的金满虎因骑摩托车发生矛盾。赫小刚回家携带半可乐瓶汽油再次来到金满虎家并将汽油浇到金满虎前身点燃,造成金满虎身体重度烧伤,X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10%。后因赔偿问题,金满虎的父亲金宝军将赫小刚及其父母诉至六盘山人民法庭。案件审结后,被告人为逃避执行外出打工。
“我们四处打听,得知被告的父亲在青海玉树打工。庭长向院里汇报后就带上我们驱车2000多公里到青海玉树找被告父亲,当时他高原反应很严重,嘴唇发紫、脸色铁青,很吓人。后来我们的车还坏在了玉树,因为当地没有零件,要从北京邮寄过来,被困在当地一周多。所幸的是,最终为原告执行回2万元,他的精神真的让人感动。”小于法官回想当时与庭长一起办案的艰苦很自豪。
“他本来就患有肝病,不能劳累,这次又坚持带病将案件彻底执行完毕,回来后我们看到他苍白的面容便叫他请假休息,但他还是一头扎进办案中,照旧埋头苦干。”老搭档殷旺军心疼地说。
这样的办案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至今他还为一名离婚案件当事人丢弃在法庭的儿童垫付着每月福利院的费用。
“老百姓不容易,我们法官能想到的尽量为当事人多想些,能做到的尽量多做些让当事人少跑路。”史有明庭长深有感触地说。
“虽然案件这么多,审判任务这么重,可他总是宁可自己辛苦一些,多花一些时间,力争为当事人多做些事,也不愿让当事人多等一分钟。”这是书记员小李最佩服史有明庭长的。这样耐心细致为群众着想,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高度统一的办案思想,贯穿在史有明庭长的每一个案件中。
自2010年以来他先后妥善处理各类民事纠纷1000多件,调解结案700多件,调解、撤诉率达70%以上,无一件上访、闹访、缠诉案件发生,判决结案的案件服判息诉率高达98%。他所处的六盘山法庭连续多年被评为区、市、县先进集体,他本人多次荣获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宁夏高院、区司法厅授予全区法院系统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被泾源县委、县政府授予政法综治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1月被宁夏高级法院评为“改革发展年”先进个人。
最亏欠的是对不起
两个孩子 和已病故的前妻
“回想这些年最大的遗憾就是忙于工作耽误了前妻的治疗和两个女儿的教育培养。”史有明庭长强忍着泪水声音哽咽地说。
“史庭长命也比较苦,他十几岁母亲就去世了。结婚后忙着工作耽误了给前妻治病,两个女儿的学习也由于离得远顾不上管,孩子考学也不是很理想。”政工科长于光明心情沉重的说。
史有明同志几乎把办案当成了生活的全部,他每天的工作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每天都要处理纠纷2-3个,多时达6-7起。由于辖区地处山区,交通十分不便,有些村走一个来回需花上一、两天时间。因为工作太忙,他上班时间抽不出空隙时间,便利用晚上、午休、双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赶制法律文书和撰写各种信息。
“爸,你快回来吧,我妈疼得哭呢……”2002年深秋凌晨一点多,史有明的大女儿深夜打电话给他。
他当时连夜赶回到固原市的家里,把前妻送到了医院。经诊断医院认为他前妻得的是类风湿病(实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医院陪护前妻一周后,他放心不下法庭工作,就把前妻交由妻姐照顾,匆匆赶回法庭上班了。前妻得病后,知道他工作忙指望不上,疼得厉害时就加大药量,长期依靠药物止疼。
2005年4月,前妻病情加重,高烧不退、全身关节疼、浑身疼痛难忍。送到宁夏第二人民医院后,人昏迷不醒,不能救治。只能转院到陕西西京医院,经抽血化验11项指标后,确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晚期,已经没有办法治疗了。
“他这个人为了工作,真是舍小家为大家。”史有明的前任庭长薛永成法官无奈的说。
由于长年在外地工作,致使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病的前妻无人照料,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过早的离开了人世。当时长女14岁、次女仅8岁。众亲戚劝他找领导反应看能否调回孩子身边工作,但他默默地回绝了亲戚的劝说,将两个孩子交给邻居照看后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法庭工作当中。
后来,长女高考时勉强考取区内一所专科学校、次女在去年考取了区内一所三本院校,对没有经常陪伴在两个女儿身边,他内心充满了深深地歉疚。
至今,他仍然还是爱庭胜过爱家。他的家住在距离六盘山法庭50公里以外的固原市区,每周一早上他便早早起身开着自己的爱车(吉利自由舰),接上一同在市区居住的另外两名同志赶在法庭上班之前到达单位,便开始了一周繁忙而紧张的法庭工作。周五下午下班之前,他带领法庭干警打扫、整理法庭环境卫生,安排好下周工作和周末值班人员。由于六盘山法庭是90年代初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宁夏全区最差的法庭,每周离庭时他都亲自仔细检查各处电源、电脑、水管和每个房间的安全,在确保无误时才放心回家。在他的细心呵护下,六盘山法庭从未发生过一起盗窃、火灾等安全事故。
为确保廉洁公正
他为自己确定了“三条铁律”
自古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乃真君子也。”史有明就是这样的人中君子。
史有明庭长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一个人的工资五个人花,既要给前妻治病,又要供养两个女儿上学,还要定期给老父亲一些零用钱,他本人因患有肝病也常期服药,每月还要还一定的房贷。日子可谓拮据、艰难,但他作为法官的职业操守却永远是富有的、坚挺的。
“他给自己定了三条戒律:一是对亲朋好友说情者讲清道理,批评教育,表明态度,不拿法律做交易;二是请客送礼的,要严厉批评,令其把钱物收回或上交纪检部门;三是戒烟戒酒,不给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长期分管六盘山法庭的政工科长于光明告诉记者史有明庭长的“三条铁律”。
“人最大的缺点是战胜不了自己、抵御不了享受的诱惑,但你如果不吸烟、不喝酒,不图安逸享受,别人也就不会给你送烟送酒了,也就不会请你吃喝玩乐,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觉良好的生活习惯。”史有明庭长平静淡然的道出自己的人生状态。
近三十年的司法工作,接触到的当事人可谓千千万万,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当事人为了打赢官司,总是想方设法向他拉关系,说人情,但他从来不吃这一套。他不仅自始至终坚守“三条铁律”,还为自己立下规矩:不管什么案子,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011年4月份,在他的家乡原州区头营乡发生一起土地转包经营权纠纷。他家所在的村委会与外地来投资转包经营土地的投资商签订了一份土地转包合同,明确约定了转包土地的面积和转包期限,但因看到有利可图,村委会主任便想提前解除合同。
“这样做太不应该了,做人做事最重要的是要讲诚信……”村委会主任认为史有明庭长是自己家乡人便请求帮忙,哪知他听后,一口气回绝了村委会主任的请求,并对该村委会主任的不诚信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你快把这些东西拿回去,要不然我就交到单位了。”村主任仍不死心,当天深夜又叫他的兄长拎着重礼到史有明家中说情。第二天,史有明就把礼物全部上交给法院纪检监察室,请求纪检领导帮忙将礼物退还给当事人。
“我请他吃饭都请不出来,有时乡镇和法庭配合忙完工作说请他吃饭,他就要请我,我也不忍心让他花钱就作罢了。”与史有明共事多年的大湾乡副书记马鑫感慨地说。
在法与权、法与理、法与钱的较量中,他时刻捍卫着法律的尊严。近三十年来,他拒说情、拒吃请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也记不清了,拒礼、拒贿的有20人次之多。
“我也很幸运,作为一名最普通的基层法官,能先后受到最高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政治部主任徐家新、高院院长李彦凯等大领导的接见和关注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幸。”史有明庭长感动而自豪地说。
2015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左二)调研六盘山人民法庭
2015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一行视察了六盘山镇人民法庭;2016年8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徐家新在宁夏调研时视察了六盘山镇人民法庭。两位领导都对六盘山法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深深地被史有明庭长的工作事迹所感动。(赵霞 马荣)
来源:宁夏长安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