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前,省人代会组织开展“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来自绍兴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新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求子平走上通道,向媒体畅谈“新昌如何弘扬诗路文化”。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求子平说,诗路文化带是我省大花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文化浙江”建设的一张“金名片”,“浙东唐诗之路”又是诗路文化带的领头羊,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晋唐以来,众多文人墨客自钱塘江进入绍兴,向南经过曹娥江,沿江而行,溯流剡溪,再由新昌沃洲、天姥山,抵达天台山,形成了一条对唐诗发展史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要地位的浙东唐诗之路。光新昌,就曾有450多位唐代诗人在此留下了1500多首诗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留下了一条山水美、人文美、诗歌美的唐诗之路。虽历经千年时光冲刷,却依然古意悠悠。
随后,求子平介绍了新昌在推进诗路文化所做的工作。他说,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首倡地和精华地段,新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在全省率先编制《新昌浙东唐诗之路战略规划》,努力破解诗路文化带缺少标志性遗存实物的难题:启动天姥山唐诗古驿道修复,建成鼓山唐诗公园,举办唐诗之路国际学术研讨和《浙东唐诗之路》大型交响音乐会等活动,摄制《还有诗和远方》等人文地理专题片,推出“天姥山居”“唐诗宴”系列民宿和农家乐……把梦中的诗意变成美丽的实景,让走在古道上的人们亲身体验“诗心自在”“且歌且行”的唐诗韵味,与诗人产生心灵的交流与共鸣。通过不断地挖掘和梳理文化传承,新昌正在把天姥山这一地理标志,打造成诗路文化带上的人文标志,使这条诗歌之路、文化之路,真正成为振兴之路、发展之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全省统一规划,进一步做深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山水风光与文脉传承、文化振兴与产业发新昌展的结合文章,实现以文化人,陶冶人的情操;以文促业,带动经济发展;以文聚心,增强文化自信,让‘浙东唐诗之路’这条璀璨诗路焕发出时代的光芒,让天姥山这座历史名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文化圣山。”求子平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