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宇33岁参加公安工作10年
从警十年于他来说是:4018个日子,96432小时,5785920分,347155200秒。十年很长,长到铺满整个青春;十年很短,短到恍如昨日。他有些惶恐,惶恐正在逝去的青春。那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转眼将迎来自己第一个从警的十年,这中间有苦有甜、有泪有笑,有收获也有感动。
七年“乡警“
得外号“白鹿名捕“
“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陕西省西安市城东白鹿原,塬路盘旋,眼前一派绿色,让人沉醉。西安人习惯将此称为“狄寨塬”。这个说法,源于北宋大将军狄青曾在这里屯兵驯马。2011年我大学毕业,参加了公考,进入了警队,因缘际会,来到了这个有着上千年传说的白鹿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始了自己的从警之路。
基层派出所是警营最辛苦的地方,但同时也是最锻炼人的地方。狄寨原比西安市平均海拔高了200多米,这里没有高楼耸立、霓虹闪烁,也没有车水马龙、人潮汹涌,有的只是沉默无言的农田和民风淳朴的村庄、鸾翔凤集的校园。尽管是这样,派出所事务依然是繁杂琐碎、事无巨细。调解纠纷、侦办小案、开具各类证明,管理辖区的人口和行业场所,负责消防监督管理等所有的基础警务工作,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我开始第一次在实践中探索新方法,有一段时间我就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杂乱无章的,往往不知道从哪里着手,不知道该如何权衡工作主次、轻重,经常是手忙脚乱,满头大汗。值得庆幸的是,所里领导、同事的“传、帮、带”,帮助我尽快走出了工作的困境,让我从一个手足无措的“新警”,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熟练的行家里手。
我从警路上的第一个师傅叫尚江锋,他是狄寨派出所刑侦中队中队长,为人耿直、厚道,做事有板有眼,派出所同事都亲切的称呼他是“老黄牛”。对于侦办案件,他有着一套独到的东西,那就是对法律条文的解读和适用。这方面可以说是到了精准至极的程度,对于犯罪嫌疑人所触犯的法条,通过对嫌疑人的审讯、相关证据的查证,就能精准的判定罪与非罪,此罪或彼罪。时间处得久了,我就称呼他“牛师傅”,也正是因为“牛师傅”耐心的、毫无保留的言传身教,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几年的时间,我的办案业务能力突飞猛进,很快就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蜕变成经验丰富的刑侦骨干,同时我也学到了遇事多点韧性,百折不挠。
从警七载,我先后破获过诸如“5.1”抢劫案,“8.31”系列诈骗案等社会媒体关注度高的案件,也破获过数百起案值小的案件,破获涉毒案件数十起,抓获涉毒人员百余人;破获刑事案件15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0余人;多次被评为十佳优秀刑侦民警;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获得北京9.3阅兵安保先进个人等多项光荣称号。同事们总是开玩笑说我是“白鹿名捕”。
用了七年的时间,守卫着这道塬,守卫着身后的万家灯火,守卫着百姓的安宁。七年基层派出所的生活,经历了太多的悲与喜,也退去了青涩的激情。这样的坚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只有平淡的炽烈和成熟后的痛并快乐。
两年“扫黑先锋“
精英比拼是高手间的“华山论剑”
2018年,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也就是在这一年,分局党委决定抽调人员参与分局“扫黑除恶”工作,我也有幸被抽中,投身到这场斗争中,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
初到分局“扫黑办”时,一切都是新鲜的,仅十个人的队伍,却充满着战无不胜的乐观。但同时我们也都有着很大的压力,全国的扫黑除恶同步进行,没有什么可借鉴、可参考的先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的困难,我们都有着不甘人后、敢打必胜的信心。从线索核查开始、到扫黑各种台账的建立,再到专案的侦办,我们既练“笔杆子”,又练“枪杆子”。而参与扫黑办和专案侦破工作的,都是从分局各个单位抽调上来的刑侦精英,我们曾开玩笑说这是一场高手间的“华山论剑”。虽然是玩笑话,但是专案组里的刑侦精英每个人都憋足了劲,既较着劲又相互学习着。
侦办专案的时候,犯罪分子常常早出晚归,行踪飘忽不定。为了掌握犯罪嫌疑人活动规律,我们想了好多办法,有时候甚至化妆侦查。早上,我们比嫌疑人还早出来,晚上,比他们更晚回来。回到单位时,常常是凌晨一两点钟,夜深人静的时候,却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大家在办公室里围坐在一起,吃着从路边小摊带回来的宵夜,对一天的侦查工作进行推演,模拟推导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段和出没场所,以及对每一名犯罪嫌疑人的相关特征进行详细的刻画。在梳理完案件的情况后,我们又恶补扫黑除恶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时候困得睁不开眼了,就把咖啡当水喝,强打精神继续挑灯夜读。大家不断地在干中学、学中干,也全面提升了破案打击的能力。
正是凭借着同志们敢于亮剑、任劳任怨的赤诚和敬业精神,换来了扫黑除恶工作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分局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也势如破竹、战果累累,在扫黑除恶这个熔炉的淬炼下,我们扫出了朗朗乾坤、盈盈正气,向上级党委和群众交出一份份满意答卷;同时我们也以优异的战绩,完成了这场“华山论剑”式的致敬。而扫黑除恶的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更是让我获益良多,除了对公安工作的格局观有了更高、更广阔的站位和认识,同时办案水准也有了质的飞跃,自己辛苦的付出,得到了上级的认可。2020年4月,我被西安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评为“扫黑除恶先进个人”。
刑警辛苦,扫黑工作更是劳苦,但我不会忘记从警初心,怀着对公安工作的责任感和对群众的赤子之情,我会继续奔赴在扫黑除恶一线,让黑恶犯罪无处遁形。
抗击疫情
我在“战地新闻组“直击一线
2020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拍,新冠疫情迅猛的蔓延,带来的不仅仅是疾病,恐慌也蔓延在各个城市的上空,曾经车水马龙、人声喧沸的街道变得空旷寂寥。当大家都在按照政府的宣传引导在家中实行“自我隔离”的时候,医生、护士、警察、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等却成为穿梭在城市里的“绝对主角”。
我的同事和战友们,也纷纷主动请缨,一封封的请战书,大家都抱着无论生死,不计报酬的决心,毅然决然的奔赴一线!社区、治安卡口、公安检查站、工地、农村到处都有着我们战友的身影,不分昼夜的坚持在抗疫的一线。我虽然不能像同事们那样,穿着防护服,守护西安的东大门,但是我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在记录着这场战役的分分秒秒。我和我的战地新闻组,每天肩扛相机、手握纸笔,活跃在镜头的背后,以直击前沿的图像、鲜活的视频和宣传信息实时记录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和动态,刻画着奋斗在防疫一线上那些舍己为人的感人画面。
在这里,我着重要说一个人,是战地新闻组中一位已经过了耳顺之年,进入退休生活的老大哥丁仁胜,我们都亲切的称呼他“老丁”,在疫情来临的时候,“老丁”率先递交了请战书,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到灞桥公安检查站主动协助工作,检查着进入西安东大门的车辆。空余的时间,又是我们战地新闻组的专职摄影师,每天都和我们几个年轻人,一起冒着严寒奋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拍摄照片记录一线防控疫情的实况。用新媒体客户端发文为战疫鼓劲,灞桥、香王、纺织城高速出口的公安检查站,社区的防疫点,辖区巡逻防控点,复工复产时农村的田间地头……这些疫情防控一线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身影。
老丁是个非常有耐心和正能量的人,我们和他在一起工作的时候,老丁会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解摄影时应注意的事项和细节,同时他还经常说“战斗在一线的同志们,都放弃节假日休息,冒严寒、迎风雨,坚持值守,为防控疫情付出了辛劳,大家都应为他们点赞,我们也要把他们的辛苦都记录下来,将他们身上传递出来的坚韧和对岗位尽职尽责的的正能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从而坚定信心。这场生命健康保卫战,我们一定会赢!”。
正如“老丁”的话,为期40多天的战役,在大家巨大的信心和永不磨灭的斗志面前,使得这场疫情,迅速的被压制住了,形势也出现了很好的扭转。大家都开始恢复正常的工作了,我也离开了战地新闻组,现在回想起这段岁月,倍觉珍贵和怀念,“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像“老丁”这样的“老民警”们还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和奉献精神,为我们年轻一代的民警、辅警上了生动朴实的一课。而这样的精神我们也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从警十年,好比一锅水里倒进去了油盐酱醋茶,你很难去形容它,但昨天已经成为珍藏的记忆,而我要迎接的是明天的辉煌,我会将以后一个个平凡的日子细心打磨,正确认识自己所承担的职责,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用火一样的激情去谱写人民警察的光辉诗篇、去书写自己瑰丽的人生!
来源:灞桥公安宣传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肖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