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2月10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的实施意见》。
具体务实的“37条意见”,立足绍兴实际、着眼绍兴未来,对统筹防疫和复工,打赢防控阻击战、打好发展总体战作出部署,彰显了我市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保障疫情防控彻底胜利的决心信心。
强化保障 优化服务
疫情防控阻击战处于关键时刻,如何保障应急物资的供应,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对此,《意见》提出了许多“政府兜底”的举措。
这些举措,分门别类、因企施策,很有针对性。有的是政府对物资生产企业的直接补贴,如“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新购设备用于扩大生产的,由财政予以新购设备费用50%的补贴”。有的是对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间接帮助,如“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在绍兴,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等医用防护物资生产企业,正加班加点投入生产。这些条款直面企业家心中的顾虑提出解决方案,给企业吃了定心丸,让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应急物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帮助,绍兴也注重将“三服务”活动贯穿疫情防控始终,注重通过提升政府服务,减少企业的机会成本、时间成本。
“以更大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供应、物流、融资等各方面困难” 上接第1版 “优先向复工复产企业直接采购”……《意见》在优化政府服务方面,从深化开展“三服务”、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优化政府采购服务、保护中小企业疫情期间的民事诉讼权益、开展专项法律服务、为企业招聘提供免费服务等多个方面作出规定,致力于为企业投入生产营造更宽松的环境。
“保障有力,服务到位,是当前疫情防控特殊形势下,企业最迫切的需求。企业需要一个稳定的预期,需要政府保驾护航。”市经信局局长何坚刚说,患难见真情,这个时候,政府和企业要共克时艰,形成战胜疫情的最大合力。
既重止损 又重造血
疫情对市场主体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言而喻。如何将损失减到最小,恢复市场主体对发展的信心,《意见》既推出了止损的举措,又提供了不少为市场主体“造血”的政策杠杆。
仔细梳理《意见》的条款,其中频繁出现“3个月”字样:“工业用水价格、用天然气价格均下调10%,期限为3个月”“对重点防疫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在原有贷款利率基础上下浮10%,期限不少于3个月”“政府举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在疫情期间为承租的中小企业及团队减免3个月房租”……
“3个月是一个关键时间节点,这是对疫情形势严峻性的充分估量,很多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甚至可能支撑不了那么久。”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院长周鸿勇说,政府拿出这些举措,就是尽最大努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这个难关,挺过这一特殊时期。
为了让众多的市场主体健康成长,绍兴动了不少脑筋。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落实扩大融资的金融机构奖励措施、推进债券发行提速增效……这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就是要通过“输血”“造血”,不但让企业活下去,还要活得久活得好。
“成本控制是企业的生命线,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周鸿勇说,降本减负、金融支持的一揽子政策是给困难时期市场主体的“救命药”。“只有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一直好下去,绍兴高质量发展的底盘才会更稳固。”
危中寻机 长远布局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危机,但在顽强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绍兴也能辩证地看待这场危机。一方面,相信这场危机是暂时的,正抓紧谋划疫情解除后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在危机中得到启发,看到部分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各种新业态诞生的机遇。这些信息,在《意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立足长远,绍兴在超前谋划。《意见》既提出要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分类分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带动强的重大项目,全力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又提出全力畅通经济循环,稳定外贸出口,着力补齐产业链打通供应链,畅通物流。
绍兴也看到了新业态新模式的契机。《意见》提出全力创新经济业态模式,大力发展新商业模式、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支持文创企业、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模式”“加快打造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加大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支持力度”……在特殊时期,这些关键词写进《意见》当中,足见这些业态或模式在未来的重要性。
“疫情如同一面镜子,更清晰地照见我们自己的短板和长项,让我们更加明白今后发展的重点。”市委党校教育长杨宏翔认为,从《意见》中可以明显看到绍兴在相关领域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当初非典疫情催生了淘宝,我们有理由相信疫情过后,绍兴一定能化危为机,找准方向,取得更好发展。”
作者:记者 裴金红
编辑:黄靖芳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