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腐垃圾扔在“其他垃圾”桶里、收集易腐垃圾的运输车拉走了可回收垃圾……去年,在我市不少居民小区、单位,生活垃圾混装混运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日前,记者从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今年开始,我市将着力破解生活垃圾混装混运难题,在居民小区、单位全面实施“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收运垃圾制度。
打出一套“组合拳”
目前,市区餐饮垃圾已基本实现专车专运,但部分居民小区、单位仍存在生活垃圾混装混运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清运单位不统一,有的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有的由社区或居民小区负责清运,有的由物业公司负责清运。其中,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的垃圾,分类情况比较好,而社区、小区及物业公司负责清运的垃圾,大部分存在混装混运现象。二是部分居民小区还没有实质性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质量不高。
市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推出一套“组合拳”,力争到年底初步建立“专业运输、全程分类、智能监管”的分类收运体系。
第一项措施是完善车辆配备。从今年开始我市将按照省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配足、配齐分类运输车辆,车身颜色与分类桶颜色相对应。今后垃圾车也将分成四种颜色,收集对应颜色垃圾桶内的垃圾,确保垃圾运输符合安全、及时、环保、高效等要求。
第二项措施是启动集置点建设,规范建设集置点。
第三项措施是改造垃圾中转站。今年我市将对现有垃圾中转站进行提档升级,对中转能力不足的进行规划新建,重点加强大件垃圾、园林垃圾、装修垃圾中转站建设。
第四项措施,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举措,是全面实施“定时定点”投放清运工作。在越城区5条道路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在小区、单位推广“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清运制度,加强垃圾分类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对混装混运行为进行智能化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谋划垃圾“新出路”
垃圾的出路问题,一直是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一块短板。我市缺乏垃圾终端处置能力,尤其是大件垃圾、园林垃圾、装修垃圾、建筑垃圾、可回收物等,处置能力较为薄弱。
在建成循环生态产业园(一期)焚烧项目的基础上,我市正在谋划推进循环生态产业园(二期)及诸暨、嵊州、新昌4个焚烧项目建设。去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占比已从2017年的30.5%提高至66.75%。
在可回收物利用方面,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13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建成6个可回收物中转贮存中心、6个有害垃圾中转贮存站房、3家大件垃圾分拣中心。今年,我市将加大技术引进力度,推进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如针对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将引进碳化技术;对废旧家用电器等垃圾,将引进工程化分拣拆解技术。
“2020年,我市将全面完成在建的垃圾焚烧及易腐垃圾处置项目建设,实施一批大件垃圾、园林垃圾、装修垃圾等处置项目,实现各类垃圾处置设施全覆盖。”市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马川说。
作者:记者 胡诚浩
编辑:黄靖芳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