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条板凳,围坐一起,就是一个小课堂。最近,诸暨市通过“板凳课堂”的形式宣传文明新风尚的做法渐渐出了名。以往碍于面子,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家庭承办婚丧嫁娶,即便借钱也要大操大办,拉下面子去反对还吃力不讨好;如今倡导移风易俗,志愿者通过很有亲和力的方式上门劝导红白事按照新标准简办,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村民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有些还很感谢他们上门给了台阶下,不用再打肿脸充胖子了。”巾帼志愿者、街亭镇新华村妇联主席陈美英昨天这样告诉记者。
巾帼志愿者
带头倡导新风尚
去年5月,诸暨市率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
诸暨市当地广泛组织了村民走访和座谈。“有六七成的受访群众反映,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是在硬撑。”诸暨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调研发现,天价彩礼、高额人情、高档酒席等讲排场的风气,是群众反映强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诸暨市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在城乡基层大力弘扬节俭向善的文明新风,巾帼志愿者在其中积极发挥作用,争做移风易俗宣传员、引领者、践行者。
王家井镇村里的一桩桩喜事上,总能看见一群身穿粉红马甲的巾帼志愿者在忙前忙后。她们有的在现场发放移风易俗宣传资料,有的负责分发喜糖,有的帮忙择菜,有的铺桌布……现场忙碌而又井然有序。自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以来,王家井镇的巾帼志愿者们想出了为老百姓省钱的好法子——志愿帮忙。
“第一次上门劝导,难度确实比较大。”王家井镇新图村巾帼志愿者郭红环回忆说,主要还是老百姓觉得“面子关”难过。如果是红事,除了劝导男方,还要考虑女方是否愿意配合。如果是白事,富裕人家的子女十分在意名声,也相对难办。“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努力做好,这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事。”遇到难处,巾帼志愿者会叫上有威望的村干部、镇干部一起上门解释政策。通过一次次的思想工作,村民们开始逐渐接受移风易俗理念。
劝说过程中,他们特别讲究方式。岭北镇将“邻家大姐”巾帼志愿者分成8个小分队,让她们在农家庭院、田间地头,在板凳上坐下来,以举例子、讲道理、拉家常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耐心地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新规。“板凳课堂”内容接地气,交流面对面,一改往日枯燥、说教式的宣传方式,大大提高了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模式也被其他志愿者模仿,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省下1860万元
用于慈善事业
“移风易俗新风尚,我代言我承诺。勤俭节约,破旧立新,厚养薄葬,婚事新办。”2018年9月底,在许多诸暨人的朋友圈里,“小姐姐们”代言移风易俗的海报刷了屏。
诸暨市妇联组织大型“移风易俗我代言活动”,向陈规陋习说“不”。每一位妇女都可以通过海报代言,成为移风易俗的形象代言人。
与此同时,女干部、女企业家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自觉抵制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我们愿意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为推进我市乡风文明建设出一分力!”诸暨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浙江新兴中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月英说。
在良好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践行新风尚。35桌酒席,上龙虾、鲍鱼,每桌配上中华烟,这是早些年璜山镇璜山村一位村民的父亲去世时向大多数家庭看齐的摆酒“标准”。“确实比较浪费。”事后,该村民坦言。如今,每逢村里有红白事,村妇联主席都会第一时间上门通知并进行详细指导,商量哪些方面或环节可以节省。据统计,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后,农村酒席每桌可节省约700元,一般情况下,每场酒席能节约3万至5万元。
这场移风易俗行动,如今已在诸暨大范围开展。“办酒不铺张、礼金不攀比、丧葬不迷信”等“七不”规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减办”,农村红白酒席操办标准,“新风尚”特色菜单,取消白事道场等在诸暨全市503个村(居)全面推广,基本无“破例违规”。179个村建立村级关爱基金,把办酒席省下的钱用于捐助,目前捐赠总额达1860万元。
作者:记者 王珏 通讯员 方兰 编辑:杜史敏
来源:绍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