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注定是绍兴发展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如果要选一个年度热词的话,一定绕不过“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年,绍兴跳出绍兴审视绍兴、跳出绍兴谋划绍兴、跳出绍兴发展绍兴,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一体化和浙江大湾区建设等百年一遇的叠加机遇,围绕“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摁下了拥抱大湾区、融入长三角的快进键。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本报推出“向海——绍兴‘拥抱大湾区 融入长三角’系列述评”——《绍兴之醒》《绍兴之行》《绍兴之新》,与广大读者共同回眸过去一年的激情澎湃,期待来年的更精彩——
大湾区大都市圈的浪潮,拍打着一座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
今天的绍兴,正被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到一个无法忽视的位置——浙江省大湾区的“金南翼”,杭州与宁波两大城市间左右逢源的“金扁担”。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亭说:“错过了这个机遇,也许绍兴就没有机会了。”
胸怀长江,扬帆东海。长期以来,一直为“成长的焦虑”而困扰的绍兴,面对这千载难逢的“超级风口”,将如何锻造出耀眼的“金色”?
绍兴之困
“标兵渐行渐远,追兵愈追愈近。”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每一次发展榜单的公布,都会刺痛绍兴人的神经。
作为GDP万亿元俱乐部成员的杭、甬、苏、锡,绍兴已难望项背。而“不远处的兄弟”则步步紧逼,加深着绍兴的危机感。
今年上半年,绍兴GDP为2738亿元,常州达3765亿元。而在17年前的2002年,绍兴高出常州120亿元。嘉绍大桥北端的嘉兴,今年上半年GDP达到2317亿元,首次超过台州,逼近绍兴。
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一直选取GDP前100位的地级市进行“中国百强城市”排名。在2001年之前,绍兴连续三年入围全国30强,此后位次逐渐下滑,2017年已降至全国第36位。
绍兴一直引以为豪的民营企业先发优势也逐渐消失。2016年起,绍兴经济的脊梁——规上工业企业基础好实力强的优势,已被台州和嘉兴迎头赶上。
回想新世纪初,虽然资源禀赋贫乏,但在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中汲取了充足养分的绍兴,意气风发地挺进杭州湾时代。当时绍兴的口号是:“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
绍兴文理学院新结构经济学长三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鸿勇剖析“绍兴焦虑”的成因时说:“说到底,是先发优势渐渐消失,而理念创新没有及时跟上。”
一是城市之困。8.3平方公里的古城一度就是主城区的全部,城市规模和时尚指数甚至还不如上虞、诸暨,城市体量制约了城市承载力。在都市圈中,绍兴与上海、杭州、宁波在优质公共产品供给和营商环境方面有较大落差,绍兴人无法享受到高能级城市内部优质的公共服务。虽然本世纪初绍兴开始拉大城市框架,从“山会时代”走进了“镜湖时代”,但取得实质性突破还是在2013年撤县设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三区开启融合发展新进程。
二是产业之困。绍兴是一个传统产业大市,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60%。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提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带来挑战,绍兴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优,成长烦恼不断,导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排行榜上不进反退。虽然绍兴也涌现出了蓝印时尚小镇、中国轻纺城市场、智能制造“新昌模式”等,但大平台、产业链、人才资金等要素短缺,使得绍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步履艰难。
三是体制之困。“大市场、小政府”模式是绍兴前40年传统制造业快速成长的动力和引擎,但“小政府”难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有效的培育、扶持与推动发展,某种程度上也变成了无为政府。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绍兴华越微电子公司,是绍兴集成电路产业的元老,20年前就已关门停产,但同时诞生在“大政府”模式下的无锡华越微电子公司,却迅速成长为科技型领军企业、上市公司,并孵化出多家关联企业。究其原因,是环境和体制造就了不同的结果。
四是人才之困。据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研究中心统计,从2001年开始,绍兴人口持续流出,而宁波和杭州持续流入。2018年,杭州常住人口增加34万人,宁波增加20万人,嘉兴增加7万人,三市人口净增量占全省的76%,而绍兴仅增加2.5万人,在全省11市中排名第7位。绍兴在创新功能和技术流动的集散功能上短板明显,要素集聚、组织管理、综合服务功能还不完善,有规模效应的高端产业缺失,造成人才迁出率居高不下,本地高校毕业生的留存率甚至只有17%,绍兴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率也只有17%。而绍兴老龄化程度却高达25.51%,平均每4个绍兴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老人。
环顾周边城市,审视新的发展要求,绍兴发现,城市能级、体制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集聚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互为影响、相互交织,拖累了整个发展的“大盘”。
面对发展之困,绍兴常常发出如何走出“大树底下不长草”困境的“绍兴之问”,以警醒广大干部积极应对发展格局的变化,集聚发奋图强的动力。
绍兴如何突围?已成为主政者、企业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思考的问题。
绍兴之惑
对绍兴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机遇,也弥散着一团团迷雾。
市委党校教授杨宏翔2000年来到绍兴工作,一直专注于绍兴经济研究。她回忆说,刚来绍兴时给干部上课,有一种很奇怪的感受:“绍兴人喜欢议论也喜欢评价。一方面很满足于现状,表现得很自信。一方面又很容易被评价和议论左右,显得很不自信。”
坚韧、内敛、低调,一直是绍兴受人称道的地域人文性格标签,但这种特性也存在着守旧、敏感的另一面。多年来,绍兴既“困”于发展新动能难以为继,更“惑”于文化的保守和理念的落后。面对日新月异的外部世界,在犹豫彷徨中消磨了奋勇争先的激情。
——得失之惑。多年来,绍兴习惯于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天,在区域协同上缺少共生共荣、主动出击的开放意识和积极姿态。在眼前利益和远景规划之间,缺少大开大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魄力和勇气。“小富即安”的心态体现在多个方面。当“飞地经济”已成为近年来长三角跨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形式、近邻嘉兴甚至已把“飞地”建到国外时,绍兴却因为“飞地”模式在短期内会与区域利益有直接冲突而推进乏力,影响了融入长三角科创生态系统的步伐。
——竞合之惑。在竞争中合作,是区域一体化的原动力。近年来,随着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推进,绍兴与沪杭甬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城际通勤成本大幅下降。但享受红利的同时,“融合得越快,虹吸得越厉害”的焦虑也让绍兴人夜不成寐。如肩负“接轨大上海”使命的嘉绍大桥投运6年来,在车流量不断创下新高的同时,一种担忧也如影随形:绍兴会不会成为浙南城市与上海之间的一条通道,丧失资源蓄水池功能?地铁、高铁的建设也是如此,担忧各种要素、资源快速流失,城市“空心化”速度加快。对新态势新机遇,绍兴人似乎有着天然的患得患失心理。
——定位之惑。绍兴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有人说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说是一座工业城市,有人说是休闲宜居之城,也有人说是现代商贸之城。值得一提的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绍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苏州、无锡等城市。甚至在外地人看来,绍兴的文化标签一直局限于鲁迅、黄酒、越剧。文化资源到底是绍兴的“金饭碗”还是“湿棉袄”?如何让文化动起来、让古城活起来?已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某种程度上,在传统文化和开放思维之间,隔了一个城市定位的距离。
去年6月首届绍兴发展大会期间,中宣部原副部长、绍兴籍乡贤徐光春受邀前来演讲,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其在中宣部任职时,绍兴的邻居义乌多次以“浙江老乡”的身份前来争取文化产业政策,但他却从未等来“绍兴老乡”的造访。这里面折射的不只是文化固守的心态,更有开放意识和竞争姿态的不足。
今年上半年,绍兴市政府代表团再赴江苏考察,发现常州这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绍兴不相上下——都以轻纺产业为主、同样面临“大树底下不长草”尴尬的城市,1995年GDP被绍兴超越后,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过多年厚积薄发,2004年至2007年GDP连续4年增长15%以上,并且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反超绍兴并领先至今。
时任市经信委主任的黄坚在考察后深有感触地说:“不等不靠抢抓机遇,立足长远超前谋划,常州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局面。”
是被“左右夹击”还是“左右逢源”?这个“绍兴之问”,答案其实还是需要绍兴人自己去寻找。
绍兴之机
绍兴需要新的机遇,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的脚步。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10个月后,期盼已久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站在这个国家战略的“超级风口”,绍兴充满了飞扬的激情。
那么,对绍兴而言,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遇”?
这是突围之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速演进,每一座城市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城市突围最需要什么?能量!较之于粤港澳大湾区的5.6万平方公里,长三角总面积达35.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二十六分之一,有2亿2千万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去年,长三角创下21.2万亿人民币的经济产值,是国家90万亿经济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如果把2018年的长三角单列,在世界经济排行榜上,超越英国名列第五。长三角还集聚了中国四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四分之一的国家级实验室、四分之一的国家基础工程研究中心、三分之一的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软件工程师……套用一句时髦话,生在得天独厚的长三角,是“老天爷赏饭吃”。这个世界级创新平台,将源源不断为城市群提供取之不竭的能量。
这是“登高”之机。回顾苏锡常的发展之路,有很多亮点,但走的仍然是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之路。在一体化、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下,绍兴能不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跃升之路?此前,绍兴提出了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高质量之“高”,重中之重是产业发展之高。《规划纲要》中包含这么一条:“长三角各地方政府可建立政府间的财税分享机制和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产业基金的投入,引导大企业开展大项目区域布局优化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区域集群协同发展。”这是一项“中国创举”。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牛鼻子”,涉及行政区域、产业布局、资源分配、交通建设、城乡融合等诸多方面的空间布局一体化,为绍兴指明了发展路径,提供了在现代产业、现代城市、城市文化、生态建设等多领域的重大发展机遇。
这是创新之机。面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重新打量绍兴的一切成为必须。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发展最大的动力是创新,那么今天,面对一个无论经济总量、发展活力在世界上都独一无二的长三角,绍兴更加需要把握急剧跳动的时代脉搏,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创新力度整合资源、规划路径,解决更深层次的改革问题,担当起长三角“弄潮儿”的角色。浙江乡贤、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绍兴周”上提出,绍兴要充分利用一体化带来的自贸区辐射机遇,把上海、浙江、江苏的自贸区研究深研究透,做好落地和辐射。自贸区的核心任务不仅仅在于推动经济发展,更在于制度创新,学习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对绍兴发展极为重要。
这是聚合之机。“大树底下不长草”,是人们对绍兴突围艰难的普遍评价。当前,浙江省大力推进杭绍甬一体化,这是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圈推动同城化的战略路径。令绍兴备感振奋的是,这一战略高度重视绍兴在杭甬都市圈同城化中的纽带、聚合作用,支持绍兴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网络化新型都市区,有效增强同城化的黏结力。从城市建设来看,杭绍甬一体化列入长三角《规划纲要》,全市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心区。同时,也将聚合滨海新区、钱塘新区、宁波前湾,统筹共建全球性产业集群与高能级平台,绍兴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地位今非昔比。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认为,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才能实现更强的聚合,“这是一个都市圈‘以小融大’的机会”。
“融入都市圈不只是享受溢出,而是‘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如果融合得好,未来杭州是什么样的城市定位,绍兴就是什么样的城市定位!”刘亭认为。
机遇召唤绍兴醒来!
回首绍兴走过的路,其实从未放弃过寻找机遇和谋求突围。在每一个重大发展节点,源于基础的累积和意识的觉醒,都会彰显出绍兴在时代大潮中的“弄潮儿”本色。
当下,“长三角一体化”在绍兴已成为一个热得发烫的名词。与之相对应的,是绍兴一连串令人目不暇接的大动作。
前不久,绍兴出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与其相应和的是,绍兴的发展资源开始以长三角的视野重新组合。一区两廊大平台实质性启动,一场场“绍兴周”活动向国内外重要城市发出“请柬”,一系列重大活动、重大赛事的举办让绍兴更显“国际范”……
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殷殷嘱托绍兴:“绍兴要放在‘长三角’的范围来审视你们的发展地位,调整发展战略。”
今天的绍兴,正在开始新一轮的强力“起跳”。
作者:记者 何瑛儿
编辑:陈文华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