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平安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要闻

张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下一步主要在四个方面着力

发布于:2018-3-6 13:05:00  浏览:922次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6日上午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副主任宁吉喆就“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一块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包括定期发布社会失信惩戒信息等等。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整个社会在失信方面的问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突出的,比如说有些地方发生了教科书式的“老赖”这样的事件,引发了媒体广泛的关注。我的问题是,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会有哪些措施,让失信者真的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绿灯?
  张勇:实际上现在我们每个人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和信用打交道,离不开信用,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很难平稳有序发展,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守信重诺也被传统文化所推崇。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需要我们加快建设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一个好的信用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务院2014年就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纲要》中明确了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的有关要求。为了落实好国务院的规划《纲要》,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到现在为止已经形成共有47个部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首先是在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以及标准体系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同时我们统一了社会信用代码,形成了18位数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过去代码都是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管理的需要分别设置,缺乏统一性,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同时我们在联合激励、联合惩戒这些方面也都迈出了实质步伐,“信用中国”网站的信息公示作用也在加强。
  在信用信息共享方面,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建成,到目前为止已经和44个部门、所有的省区市以及60多家市场机构建立了互联互通,实现了信息披露、信息公示,以及异议处理和联合惩戒等功能。为了更好的发挥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我们和有关部门,在税务、工商、法院执行、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包括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领域,建立了30多个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机制。具体承担是在各个不同的部门,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统一把体系建立起来、组织起来,需要我们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各部门、各地方也都积极性很高。
  信用信息共享主要发挥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为政府的行政工作提供了支撑。包括在推进简政放权中,按照企业不同信用水平管理,对信用优良、讲诚信的企业在行政审批等环节区别对待。同时为政府招标和政府采购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将依法公开的信用信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开,这个作用更大,到现在为止,网站累计访问已达24亿次。特别是对于过去法院执行难、欠税不还等严重失信行为发挥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到现在为止,据统计已经累计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购买机票900多万人次,购买火车软卧、动车组列车等300多万人次。同时为金融行业加强监管,保证贷款安全发挥了作用,6000多户企业被限制融资授信和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应该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全面发力时间不长,但是作用很大,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欢迎。
  到目前为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需要不断完善,下一步主要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要不断健全完善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因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覆盖的对象最终是人、是企业,所以一定要准确。要准确就要靠法规、制度、标准来保证。二是要进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共享公开水平。信息收集最终是为了使用,要提高信用信息共享和公开的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二期工程建设。三是加大联合奖惩力度,使失信者受到惩戒,守信者获得激励,同时我们会进一步规范红黑名单制度。确实比如说失信者坐不上飞机也是很麻烦的,媒体也有这方面的报道,我们一定要准确,把“红黑名单”制度规范好,包括退出机制,比如说法院执行了,“老赖”不还钱,那么他还上了,他会认为怎么还限制我?现在这方面反映比较大,也是刚才说的争议机制问题,确实中间可能有个信息的时间差。比如说他是在某个省某个市某个县被判决的,虽然他还上了钱,但是他的信息上来可能总要有一两天、两三天的时间差,所以要规范“红黑名单”的退出机制和异议处理机制。最后是要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刚才讲了,这也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确实我们就要形成一个全社会来守信重诺的氛围,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和社会各界一起来推进这项工作。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彭绮琴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