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平安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文化

驼背的母亲

发布于:2018-2-27 9:11:00  浏览:1003次
  驼背的母亲一直是我记忆中母亲的形象。
  母亲的驼背源于一场灾难:1970年1月5日凌晨通海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震级达7.8级的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与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一起构成了新中国三次死亡超过万人的震殇),母亲为了保护年仅3岁的我,用身体紧紧抵住靠墙的大柜子,一直坚持到邻居来救援。残墙终于没有倒下来,但母亲的腰部、背部却再没有挺直起来,变成了弓字形。最为痛心的是,为了救我,母亲没来得及去救助其他三个姐姐,而年仅18岁、已经当了知青、睡在另一个房间的二姐不幸震亡。失去二姐对母亲的打击是致命的,母亲在等待父亲从外地赶回来的几天里几乎滴水未进。要知道,二姐当时是我们家最聪明、最漂亮、最听话、最懂事也是最有出息、最有前途的孩子。许多年以后,母亲还是一看见二姐生前的照片就会掉泪,有时甚至伤心欲绝。上大学后,我悄悄将二姐生前仅有的几张照片收走,带在身边,直到现在,怕的就是母亲再伤心。 
  二姐死后,母亲几乎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而我当时还不谙世事。母亲经常对我说,我的命也是拣来的。母亲怀我时已三十九岁高龄,全身浮肿,生产时大流血不止,母子生命垂危,最后转到昆明的云大医院,才得以保住母子的性命。我的出生如此艰难,以至于成年后的我很少过生日,一想到母亲为了生我差点连命都搭上,便再没有多少过生日的兴致——儿子的生日,母亲的苦日。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 
  母亲的能干是公认的。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母亲既当爹又当妈,既要为全家的生计起早贪黑苦干农活,又要在家里忙里忙外操持家务。听亲戚们讲,年青时的母亲干活,那是一股狠劲、一股不服输的拼命精神。薅秧可以从田边到田头不抬头歇一下,挑粪上山可以跟劳动力稍差的男人相比。母亲也说,鸡叫一遍起床到山上挑柴,天不亮就挑肥料到自留地,太阳还没有升起就要到队上干活。所以,“大包干”(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一家三口(大姐外嫁后)全靠母亲一个女人做农活苦“工分”,非但不“超支”,年底还会有少量的“分红”,干部社员无不交口称赞。在家中,母亲同样是一把好手。大到杀鸡宰鸭,小到绣花做鞋,无所不会,无所不精,街坊四邻无不敬佩。她心灵手巧,绣花做鞋贴补家用,卖瓜子、甘蔗供我们读书。她给我们纳的鞋垫至今都还在用,她做的家乡传统菜如青豆米粑粑、酱油蒸鲫鱼、夹沙肉等至今仍是我最爱吃的美味小吃。她还能腌制一手好咸菜,青菜、萝卜、藠头、蒜头、芹菜等等,都能成为她腌制的食材,她所在过的地方——弥勒、个旧、昆明、玉溪,很多人都尝过她腌制的可口咸菜。 
  母亲的节俭也是出名的。她从小要求我们不准剩饭剩菜、不准挑饭挑菜、不准倒饭倒菜。她常说:一颗谷,累呢哭。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忙到头就只有这么一点粮食,如果随便浪费,那就只有饿肚子。所以,母亲每年都会精打细算,把每年有限的粮食分配到每个月。有时年关收成不好,母亲就用麦面、玉米面拌饭,甚至用红苕、蚕豆、稗子救急。每年寒暑两假,母亲都会带着我和三姐到田里、山上地里拾麦子、蚕豆、谷子,每次拾到的数量虽少,但积少成多,也能帮助解决一点粮荒问题。母亲是有心的,她常常将白米饭留给我们,自己则吃杂粮、菜叶充饥。即便如此,她还很乐观地说,比起58、59年闹饥荒,现在好得多了。那时,吃肉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望。但母亲很有办法,一年养的年猪宰杀后,除了卖一部分,母亲总是要留一部分家用,她腌制香肠、做油炸肉、腌肉,每到我们馋时或者生病时,她总像变戏法一样能够让我们在饭桌上见到肉。母亲总说,要细水长流,才不会吃上顿没下顿。所以,即便是杀一只鸡,除非人多能吃完,母亲也会很小心地用油炸后把它们分开来吃,今天吃一点明天吃一点,而不会全部一锅炖。母亲节俭却不小气,她乐善施助、热心助人。即便日子很艰难,她也常常接济更加困难的亲戚、邻里、老乡甚至素不相识的人,而且从不要别人回报。在与我们在玉溪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们搬了两次家,每次最舍不得我们搬走的就是值班的门卫和保安,因为他们常常得到母亲的帮助和接济,无论是物质还是金钱。她会给上门收废旧物品的人送些水果或者糕点,会多买一些蔬菜然后送给邻居,会给遇到的一些陌生人送些衣裤,会给她认为可怜的人捐些钱,甚至有一次被车撞倒,她反过来安慰肇事者不用担心,不要他付一分医药费。时至今日,她还教育我们说:不要和卖小菜的人讲价,那是穷人;碰到走街串巷挑着担子卖水果的老人,要尽量多买些,好让人家早点回家;遇上讨钱的人,能给多少给多少,这是积德;不要给他们买任何东西,他们已经够吃够穿。其实,他们自己过得非常节俭,一如当年小心、精细。即便多冷的天气,也舍不得用烤火器;基本不看电视,怕电费贵;我们买给他们的稍贵点的衣服,不是舍不得穿就是送人;很少给自己买点想吃的东西,怕花钱。 
  母亲是个文盲,却懂得教育和鼓励子女多读书、学文化、做个有知识的人。母亲最大的欣慰就是我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而厌学的三姐为学业却没少挨过母亲的责骂。母亲格外照顾和关心我,很少让我干农活,好吃好穿的也优先满足我。母亲很少到学校看我,除了开家长会,因为她从不担心我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凡是她来学校找我,不是送吃的就是送穿的。记得我上初三最后一学期那年,一天下午,大雨瓢泼,我们正在教室上课,老师示意我教室外有人找我。我走出教室,看见母亲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手里捧着一捧山楂,笑眯眯地看着我,而斗笠、蓑衣上的雨滴还在不断地往下滴,脚上的鞋子全湿透了,旁边放着她干完农活的一对雨水浸湿的篾箩。我心头一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母亲却迅速将山楂往我的口袋、裤包里放,放完后又催促我赶快回去上课。其实,远比这样关怀、疼爱我的事情还很多,但这一场景始终深深定格在了我脑海里。 
  母亲于2014年10月15日无疾而终,终年89岁。母亲生前听到了这篇文字。弯腰的母亲形象永远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母爱的形象 
  (作者: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检察院 柏利民) 



来源:云南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蓉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