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坪的方言好难懂啊,不比英语好学,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学,就没有什么学不会的。”这个自信满满的年轻人叫做吕富强,曾经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现在是浙江省淳安县公安局威坪派出所的户籍民警。从三尺讲台到三尺服务台,这个英语专业八级的小伙子从警4年,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一开始我很担心,以后是不是就得这样一直请‘翻译’了,可后来静下心来仔细听,再加上让同事教我一些常用语,居然慢慢能听懂大概了。”吕富强笑着说。
贴心话语宽慰焦虑群众
威坪地处浙皖交际,派出所管辖三乡一镇,常住人口8万余人,由于曾经建水库人员迁移、户籍管理制度变化等历史原因,造成户籍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遗留问题。经常会碰到群众急急忙忙跑到户籍室来开证明,吕富强耐心接待,问清缘由,努力帮助查询档案,有据可循的当场开具证明,无据可循的做好解释、沟通工作,主动帮助解决困难。
“警察同志,我们夫妻俩的结婚证搞错了,请帮我开个证明,要不连贷款也贷不了。”一天,一对夫妻焦急地跑进了户籍室。吕富强经详细了解后才知道,20年前他们在领结婚证时,工作人员将两人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写错了,他们当时也没在意,可没想到现在要到银行办理贷款却不行了。
“别急,毕竟你们这个错误20多年了,很多资料,我需要时间查找核对。另外,我帮你们向婚姻登记处咨询一下,会想办法解决的。”吕富强贴心的话语让这对夫妻焦虑的情绪得到了缓解。
为加快速度,吕富强利用休息时间在大量原始资料中查找信息,并将夫妻二人在结婚证上的照片和信息,与户籍档案中的个人信息资料进行仔细比对。他还到村里向邻居和村干部了解情况,与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并出示调查形成的详细报告和相似度情况说明。最后,他终于为这对夫妻纠正了这个延续了20多年的错误,解了燃眉之急。
城市小伙慢慢适应农村环境
“刚刚开始到这里工作,我真有点失落,总觉得既然当了警察却没那么轰轰烈烈。每天对着档案、证件,不停解释政策、手续,感到特别枯燥。”当谈到户籍窗口工作时,这个30岁的年轻人这样说。
作为集库区、边区、与安徽毗邻等特殊地理位置于一身最基层的户政窗口,虽是三尺服务台,却每天接待着众多前来办事的父老乡亲。忙的时候不仅要接待群众咨询,还要为群众办证,更会遇到很多疑难问题。村民们说话大声、性情耿直,这里的菜口味辛辣,也是城里的小青年需要慢慢适应的。
去年10月,威坪镇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向吕富强反映,唐村人徐大爷十几岁离家后,一直在安徽歙县流浪乞讨。年近八旬的徐大爷感到身体越来越不好,申请回威坪敬老院度过晚年。因为当年离家后一直没有回来办过户口,所以敬老院无法为徐大爷办理手续。
当吕富强在敬老院看到满头白发、瘦骨嶙峋的徐大爷时,下决心帮助这位无依无靠的老人。他向老人详细了解经过后,第二天一早就赶赴歙县,向当地派出所确定老人并未在安徽上过户口,并取得了相关的证明材料。随后,他又赶回派出所,从大堆历史户籍资料中找到了徐大爷的相关材料,经过仔细查找和核对,确定老人确实是唐村人。
但是棘手的问题又出现了:徐大爷之前的祖宅因为年久失修早已倒塌,家中没有亲戚可以挂靠,他的户口落在什么地方成了一个难题。吕富强找到村干部多次商量,最后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在与徐大爷签订协议的前提下,暂时将他的户口挂靠在村委,徐大爷在外漂泊多年后如愿回到家乡,有了栖身之处。“看着老人高兴地在养老院安度晚年,比什么都高兴!”吕富强诚恳地说。
在农村基层派出所户籍室,面对办事群众年龄层次较大、文化水平不高的状况,吕富强针对不同业务需求发送一次性告知书,力争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并且将为民服务的热忱从三尺窗台延伸到了村村户户。
身在农村派出所,外出工作一次常常路途遥远,吕富强每回家一次也是跋山涉水。他的家和单位距离170公里,近3个小时车程,因为警力紧张,他也只能半个月左右回家一次。对家人陪伴少、照顾少,是吕富强唯一感到抱歉的。自从当了警察,他欠妻子一个蜜月旅行,没有陪妻子做过产检,错过了女儿第一声叫“爸爸”、第一回站立、第一次迈步。
家就是他的安慰剂,每当工作遇到难题、遇到群众不理解时,只要想到家人,就有了把工作继续做好的动力。他的脑海里经常回放着3岁女儿说的话——“爸爸穿警服最帅!”说到这,吕富强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记者 谢佳 通讯员 章飞燕)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