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陌生的,高高的围墙、环绕的铁丝网、荷枪实弹的卫兵……这些无一不给高墙内增添了神秘,同时也成为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放飞想象力”、造谣滋事的来源。真实的看守所内到底是什么样子,长安君邀请到一位看守所民警,为小伙伴们讲述工作在高墙里的真实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讲述人
俞琦琳,浙江省海宁市看守所民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监管工作2年。
即便是“老公安”,对看守所也有“刻板印象”
2015年4月,因为工作调动,我调入看守所工作,第一次接触监管工作。看守所是被逮捕的嫌疑人临时羁押的场所,被法院判处短期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人也在看守所服刑,而不是监狱。 别看我是个“老公安”,可和众多吃瓜群众一样,我对监管并不了解,纵然同在公安系统,也仅仅止步于电视剧中看到的那些镜头:森严、暗沉甚至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绝望”。
(香港电影《监狱风云》剧照)
接到到海宁市看守所任职的调令,我其实内心万马奔腾,尽管我即将去工作的是一个全国拔尖的看守所,尽管它多年里获奖无数,我内心依然在抗拒印象中看守所这种冰冷的基调。 其实直到今天,我每次走入高墙、岗哨包围着的这座“围城”,我还是会揣测那些初入所的在押人员的心理:当监区大门在背后关上的一刹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是侥幸还是懊悔,是忐忑还是故作镇定,他们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感受到的第一个信号是什么:冰冷还是温暖。 根据我这两年工作的了解,在押人员最初走进高墙内最真实的内心感受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对未来的迷茫;一种是对未知的恐惧。 我所走过最长的路,是大门到监区的几百米
从看守所大门到监区不过几百米的路,但对于在押人员来讲,这可能就意味着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要失去最宝贵的自由了。曾经有一个在押人员对我说:警官,从大门到监区是我这辈子走过的最长的路。 这段最初同时也是“最长”的路,是在押人员进入另一种生活的开始,生活的剧变肯定会在心理上产生“阵痛”,所有的看守所都绞尽脑汁在这段路上“做文章”,希望能够让在押人员放下心理包袱,用一种正确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诉讼。
就拿我们看守所来说,我们在监区东西通道布置着一系列的文化墙,上面挂着弘扬至善、至美的宣传画,白色调让人感觉整洁、纯净,也能缓解心中的距离感和焦虑感。文化墙可不是在搞“面子工程”,也和所谓的“企业文化”不沾边。有一件小事我至今记得很清楚。 张全(化名)因涉嫌贩毒罪入所,入所后表现良好,多次考核加分。他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后从看守所投送监狱的那一天,正好是我当值。在去往监狱的路上,我问起他第一次走进看守所时的心情,他说:“警官,其实我一次走进看守所时,就打定了努力改造的决心,因为那天收押警官把我带进监区时,我抬头就看到了墙上那个小女孩的照片,我一下子就崩溃了,我想到了我的女儿,我不能让她的童年失去父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这条我们起名“育新路”的通道,这是每一个在押人员进入看守所监区的必经之路,上面挂着一张大幅的可爱小女孩照片,清澈的眼神中充满期盼,照片名为“醒悟”,我想,再是铁石心肠的犯罪嫌疑人,也会在这一刻想起心中牵挂之人,触碰心底最柔软之处。 有时候,我也会默默地在那幅照片前站一会,其实看守所并不冰凉。
让阳光照进笼子是消除误解的良方
社会上有一种不成文的说法,把看守所比喻成“笼子”,电视剧情被搬运到现实中,各种“老虎凳”、“下马威”被传得神乎其神。要打破这种谎言,双向知情是最好的办法。 监管是一个古老的工种,传统管理手段延续多年,都说“习惯成自然”,要改变一种沿袭已久的习惯太难了,而主动去打破这种习惯更是需要勇气,我们的“智慧监所”系统正是在这样一种博弈和对峙中开花结果的。 “智慧监所”终端机相当于一个局域网ipad,里面包含了信息查询、警务公开、自助购物、代收物品核对、个人医疗、预约投诉、天气查询等37项功能,因为侦查起诉阶段在押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只能会见律师和诉讼代理人,于是这台小小的机器,成为了在押人员和社会的最大维系之一。他们可以通过终端查询家属送来的物品和即时图片,可以通过网络购买监所内出售生活用品,可以直接预约到检察官、律师和所长,反映诉求和建议,甚至可以预约内外科医生巡诊、心理咨询师咨询,以最放松的心态面对诉讼。操作“智慧监所”终端,也成为了在押人员在监所内的“固定项目”。
(一名在押人员正在使用“智能监所”终端查看家人送来的抱枕)
有一次,我在值班时看见在押人员李明(化名)在用终端查看母亲为他送来的衣物照片。他的眼眶湿润了:“犯了错失去了自由,一度让我觉得很绝望,但是在这台终端机上看到我妈妈送来的东西,心里觉得很温暖,让我知道我的家人还在等着我。”如果不出意外,李亮会在一个工作日后收到母亲送来的衣物,与终端机照片核对后进行签收。 而在百米之隔的接待中心,民警正在耐心地在另一个终端上帮助李亮母亲查询李亮在监内的购物、就诊情况,任何一点小信息都让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感到心安,双向知情是架起在押人员与外界的一座心灵桥梁,给他们未来的曙光。
(家属可以通过外部终端了解在押人员信息)
在押人员是游走在黑暗中的人群,进来时,他们没有动力更没有方向,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在哪里,我们监管民警的责任和意义不仅是简单的看好守好,更在于当好在押人员人生中的明灯,给他们光明,让他们在黑暗中找到方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有一天,我走进未成年人监室时,在押人员小林(化名)正翻看着一本法律基础知识,他正在准备今年12月份的普法考试。 小林因为涉嫌故意伤害入所已经一个月了,接受了几次看守所统一安排的普法课程。相比刚入所时的叛逆和对抗,现在的小林已然回归了16岁孩子该有的稚气,他认真地对我说:“警官,管教对我说,我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一切都来得及。”
(看守所内的流动图书室)
作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临时刑事羁押的场所,让我惊讶的是,所里与地方大学、司法机构、社团组织合作,专门编撰了17万字的《教育矫治大纲》,每个月、每周课程一一细化,甚至请来大学教师为在押人员授课,为在押人员创建了一个人生转折的坐标。
(在押人员参加计算机技能培训后结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听所里老民警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热爱绘画的年轻人因聚众斗殴被收押入所,后经法院判决留所服刑,在向管教流露出想学画画的意向后,管教专门把他和一名入所前曾是绘画老师的在押人员安排在同一监室,刑满后,年轻人回到老家,利用服刑期间学到的绘画特长,开办了一个美术工作室,结婚那天特地给当时的管教寄来了请帖。(俞琦琳)
来源:长安剑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郭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