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记者 王立彬)作为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开发与保护的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规划,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很多内容可能会出现在2017年高考试卷中,如对于美丽国土,强调“五大保护”:环境质量、人居生态、自然生态、水资源、耕地资源,以及强调蓝色国土、横轴纵深推进——可以说“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资料图
在环境质量保护方面,重点是针对开发强度比较高、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集聚区,特别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保护,开展以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为主题的保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严格限制高污染项目,严格用水总量控制。
在人居生态保护方面,对重点开发的城市群地区,加强对城市绿地和人工湿地的保护,同时推进河湖水系的连通,加大地质灾害的防治。在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严防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强农村的自然生态保护,重点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一旦划定,严格禁止不符合主体功能的产业项目落地。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一是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和湿地保护,特别是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的水生态修复;二是科学制定陆域污染物的减排计划,防止陆域排放对水质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三是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的要求,合理确定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严禁挤占生态用水;四是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2030年全国用水量大概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之内。
在耕地资源保护方面,重点是两条:一是严守耕地红线,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国家划定了15.46亿亩,严格保护不能突破,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二是严控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通过盘活存量,减少对新增耕地的占用等措施,同时通过改进占补平衡,实现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一致。
当然,仅仅保护还是不够的。针对长期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损害,国土修复势在必行。纲要的主要内容,最简洁的概括就是6个字:开发、保护、整治。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土综合整治有100多年历史,已经从单纯的土地整治发展到重点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城乡面貌和维护自然景观。纲要提出的综合整治,核心是按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要求,进行城市化地区综合整治、农村地区综合整治、生态功能区综合整治、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综合整治及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整治。
没有人会忘掉雾霾问题。纲要重点对于人口集聚区的大气污染防治提出要求,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结合“三去一降一补”,淘汰一批污染性企业,特别是针对造成大气污染的行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减少对污染物排放。二是加强污染治理,规定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通过科技手段加强调查监测和治理。
令人眼前一亮的提法,还有国土“轴向开发”,特别突出“横轴”:纲要在强调南北轴向发展同时,更加关注东西轴向的开发,引导人口、产业和城镇向开发轴带和开发中心集聚,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均衡配置,特别是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发展。
对我们的国土来说,东西横轴就涉及辽阔的大海。纲要强调以陆海统筹推动国土开发向纵深发展,强化海洋作为蓝色国土、便捷通道、资源基地和国防屏障的重要作用,将陆海统筹发展的区域范围由东向西纵深推进,从发展定位、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等方面构建良性互动的陆海开发格局,促进陆海联动,建设海洋强国。
说起大海,就离不开“海上丝绸之路”。纲要特别注重发挥沿海轴带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以使沿海轴带成为促进陆海统筹、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经济轴带。这样一来,更多内陆地区将名正言顺地成为“沿海”地区。蓝色国土就在我们每一个国民心头——真正的海洋大国,就应该是这样子。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