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平安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资讯

从基层之变看浙江社会治理创新

发布于:2016-6-6 11:38:02  浏览:991次
来源:浙江法制报  作者: 王索妮   编辑:盛珊珊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
  ——摘自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随着我国城市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会治理问题日益显现,快速行进的城市化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努力推动社会治理走向现代。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深化和全面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全面深化社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基层以改革的勇气大胆探索,以务实的态度先行先试。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围绕“改革走在前列、社会管理一流”的目标,浙江在实践中探索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稳扎稳打,力争上游。
  真正的创新来自基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摘自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进入雨季的湖州德清,处处是润泽、茂密的绿色。
  和满帘翠绿相映成趣的,是德清人脸上洋溢的笑容。这笑容背后,除了富足安康的生活环境,更有德清两千多年的崇尚仁义道德的文化。“人有德行,如水至清”,成就了政通人和、民风淳朴的“德清现象”。
  “来村里转转,看看有什么需要的,能帮的就尽全力帮……”这两天,谢金卫又出现在了德清雷甸镇洋北村。谢金卫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村民,早些年在县城开了建材店当了经理,家境殷实后他总想着为村里做点什么。
  2009年起,洋北村经历了整体拆迁,2011年底搬至东港。如今的洋北村,俨然是一个极富现代化气息的美丽社区。“环境好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也不能拖了后腿!”看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谢金卫特别希望美丽家园的建设能促进良好家风的形成。
  于是,他自发拿出一笔资金,在全村设立“金卫好家庭奖”,每年奖励10户“和美家庭”。虽然每个好家庭的奖金只有800元,但邻里之间“比学赶超”经营家庭的劲头十足。
  “好家庭奖”的设立,让村里的氛围变得更和谐。事实上,不仅洋北村有“金卫好家庭奖”,其他村也不甘落后。白彪村有“平民治水奖”,雷甸村有“智灵乡土文化贡献奖”,新桥村有“治水英雄奖”……这些奖项表彰的都是平民道德模范。“民间设奖、奖励百姓”的新德行教育在民间兴起,在国内属首创。
  2014年,现代越剧《德清嫂》赢得基层群众交口称赞。这是以德清县道德模范蒋引娣、封丽娟为原型的民间故事。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慈母,德清嫂不以高大上的女强人形象出现,而是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表达出普通人的内心良知和生活热情,在向社会传递温情的同时,也诠释了老百姓的道德标杆。
  如德清嫂一般的故事,在浙江各处俯拾皆是。富庶的浙江还将道德建设与百姓日常生活结合,开展经济激励。譬如,发起诚信农产品工程,将“德清嫂”注册为诚信品牌商标;为了更好地改善医患关系,推出“最美医疗团队”;在农村宣传、推行文明出行……这些创新举措促进了社会治理和城乡一体化,也引领了社会好风气。如今的浙江,富裕和谐、人美心安。
  用法治思维突破难题
  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摘自习近平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的重要指示
  2015年7月的一个星期四,临安市天目山镇亭口村86岁的黄龙清在老伴秦有凤的搀扶下,一大早就走进了村里的文化礼堂。当天,临安法院的法官们要在礼堂里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拿秦有凤的话讲,这是老两口“生平第一次见法官判案”。
  “本院经审理,认为二原告年事已高,已丧失劳动能力,依法享有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的权利……”听到这里,黄龙清、秦有凤和在场自发前来旁听的村民纷纷拍手叫好。宣判后,承办法官沈越还向村民作了通俗易懂的判后寄语,从情理角度对判决结果进行了说理。
  临安市地处浙江西北部,山峦起伏、路途崎岖,无形中增加了百姓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难度。2010年底,临安法院启动了“法官进综治中心”工作,18名资深法官被派驻到18个镇(街道)的综治中心,开展长期驻点司法服务,同时挂牌建立巡回审判点,通过就地开庭、巡回审理、就地审判的方式加强法院与基层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基层组织人头熟、情况明的优势,弥补法院在调解、执行过程中的人脉劣势,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共赢,最终让广大百姓从中受益。
  於潜法庭根据辖区特点,探索出了法官“周四有约”工作制度。2011年,时任淤潜法庭副庭长的喻丽林和潜川镇的老百姓约定,每周四到镇综治中心办公,并成立了法官“周四有约”工作室,开展巡回审判、诉调衔接、指导人民调解和法治宣传等工作。2014年5月,法官“周四有约”工作室又在法庭辖区其余三镇挂牌,实现辖区内这一模式的全覆盖。对那些在当地影响大、百姓关注度广、具有普法教育价值的涉及赡养、抚育、邻里纠纷等方面的案件,法官还会到所在村就地断案,以案说法。
  “周四有约”只是利用法治手段创新基层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种方式。针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浙江创新激情奔涌,民主恳谈会、民情沟通日、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这些非常接地气的民主法治实践,让法治观念真正走入人心。
  “互联网+”带来新思路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
  ——摘自2014年11月19日习近平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
  今年2月初,家住浦江县郑家坞镇溪东村的村民洪晓烨多了一桩心事:他想修缮老房子过春节,急需安装电表,可土地证早已遗失,该怎么办?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洪晓烨求助了手机里的党群服务微信群。
  洪晓烨在微信群里的随口一问,立马有了回音。很快,联村干部王余庆就把办理流程、所需证明材料以及办理单位地址的百度导航地图都发了上来,“当天就能办妥”。“群里一句话,让我少跑很多路,以后谁有难题尽管开口,我也来帮忙。”洪晓烨激动地说。
  2015年下半年,浦江借力移动互联网平台,在县乡村三个层面建立五级联动的党建微信工作群。除了在县级层面建立乡镇机关工作群和党建骨干工作群,每个乡镇(街道)也构建起镇班子成员、联村干部、村主要负责人实名加入的镇村党建群;每个村则构建联村干部、两富两美指导员、党员、村民代表、农户代表、乡贤实名加入的村党群服务群;每名党员与联系农户建好村级治理小组群,形成县委——乡镇党委——农村党组织——农村党员——农户的微信群联动平台,确保民情民意、民诉、民需在第一时间得到反映、得到响应、得到解决。
  “群上收集、群上部署、群下推动”体现了民情民意的“秒收集、秒处理”,让党员干部最大化地服务群众。如此利用“互联网+”打造基层治理平台,浦江不过是浙江的一个缩影。
  2.3万个行政村(社区)、10.9万个网格、23.5万名专兼职网格员,这是目前我省基层社会治理网络的基本格局。在这个基础上,我省已开通平安建设信息系统PC终端9万个和“平安通”移动终端近10万个。为大力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全省还开通了政法综治和平安建设等微信公众号,拥有粉丝超500万人。有了互联网的参与,浙江的社会治理正在变得更灵活高效、更具有活力。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