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偌大的清浅池塘内,芦苇、荷叶和水草,高低参差,生机盎然,一只只不知名的水禽自由自在地游嬉其中。仲春时节,位于杨汛桥镇芝塘湖西边的一处生态湿地显露出美丽的秀色。经过芝塘湖人多年守护,这处生态湿地已成为当地一处美丽风景,也成为该镇“五水共治”的一个亮点。
风吹芦苇见野鸭
前两天,记者来到这块湿地旁,只见在一条车来车往的村道南侧,有一个长满水生植物的“大水塘”,面积约30亩见方。从西北向东南望,浅浅的水面上倒映着稍远处的青山,一丛丛芦苇已长至1人多高,形成了一道长长的绿色小屏障。在池塘的东北角,一张张新嫩的荷叶已浮出清清的水面。
最让人惊奇的是池塘中央,有好多只体型轻巧的野禽在水面嬉戏、觅食,偶尔有两只水禽相互追逐。尽管池塘边人来人往,还不时有车辆通过,但这些湿地的主人却旁若无人。
“以前水禽没这么多,是这几年多起来的。”在塘边搞种养的72岁老人丁镇法告诉记者,这些水禽在芦苇丛里面筑窠繁殖,数量大约有50来只。
据介绍,目前池塘最深处1米不到,除芦苇、荷花外,还生长着大菱、茭白等多种水生作物,生活着黄鳝、泥鳅、鲫鱼等多种水生动物等,已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湿地”形成的历史并不长
这片湿地位于公路旁,芝塘湖一些村的村民房屋也紧挨湖边,那么这片自然湿地是如何形成的呢?
芝塘湖村委主任丁国铨告诉记者,这个池塘共有36.4亩,以前也是芝塘湖的一部分,后来退湖还田,成了江桥砖窑厂的制作和晒砖场所,再后来砖窑厂搬掉了,这里便成了一处低洼地。
2010年芝塘湖村对芝塘湖进行清淤时,把清理出的淤泥排进了这里堆放,变成了一个地势较低的淤泥堆积塘。那些荷花、菱角苗种是在淤泥排放时带进来的。于是,荷花、菱角便生长出来,芦苇不断繁殖,水禽随之而来。如今6年多时间过去了,这里的植被越来越繁茂,水禽、鱼儿们在这里筑巢栖息,成了一个水生动植物安乐地。
村民当起“湿地”守护人
徐阿花家的三层楼房就建造在紧靠池塘的北岸,说起这个天然湿地,她满脸自豪:“这里风景好、空气好,住在这里真的是一种福气。”徐阿花的丈夫丁银华也深有感慨:“最美的时候,这里荷花盛开,风景堪称绝美,我和女儿经常把拍到的美景传到微信朋友圈里,得到了许多人点赞。”
喜欢搞种养的72岁老人丁镇法是这处美丽风景的维护者,他在塘地种养时,设置了一道简易门,不允许杂七杂八的人随便进来。而碰到有人在破坏这里的风景,他就会向村里举报。
“开头几年有野鸭时,也有人想来偷捕,我们就上前制止。”丁国铨告诉记者,这片湿地与冯家湖自然村沿岸的村民住宅不远,一旦有人在非法捕野鸭或捕鱼,很快就会被发现,并设法加以制止。
“我们村准备再立一块标示牌,让村民更加珍爱这块生态湿地,而且要保持下去,使这里的风景变得更加美好。”丁国铨说。
作者: 编辑: 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