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拥抱、哭泣……昨日上午,绍兴市救助管理站内出现感人一幕。在绍兴、杭州、宁波三地的努力下,杭州和宁波各有一户家庭与他们失散多年的女儿团圆。这两户家庭也是我市首次通过DNA比对寻亲的受益者。
“哑女”失散6年,终与老父重逢
上午10点,记者走进市救助管理站三楼的站长室,见到了一位满脸抑制不住兴奋之情的老汉。他名叫许仁纪,宁波慈溪人,通过DNA配对,找到了失踪6年的女儿。
许仁纪说,他的女儿名叫谢金娣,今年41岁。两岁时,由于一次高烧,造成了发声障碍而不会说话,并伴有癫痫。成年后,谢金娣嫁到余姚小曹娥镇。2010年10月,谢金娣独自一人呆在家中,但不知何故突然失踪。6年来,许仁纪和家人找遍了附近地区,甚至赶到杭州请电视台播放寻人启事,但都没有结果。
2014年8月,他们在余姚小曹娥派出所和慈溪周巷派出所两地报案,并采集了血样录入公安DNA数据库。他也没想到,最终就是这一点点血样,让他找回了失散6年的女儿。
话说另一头。2011年1月30日,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斗门派出所接到报警:有一名“聋哑女”流浪在附近。随后民警将其送到市救助站。在绍兴的5年多时间里,市救助站为她提供了衣食住各方面的生活所需,并送她到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今年3月中旬,市救助站内受助流浪者接受了血样采集,并录入了公安系统失踪人口DNA数据库。半个多月后,公安方面传来了好消息,这位“聋哑女”的DNA与慈溪一例失踪人口的亲属配对成功。
在市救助站,许老汉不止一次表达了对工作人员的感谢。随后记者见到了准备跟父亲回家的谢金娣。面对众人,她一开始表现出不适应,但随后在父亲的安慰下逐渐放松下来,并叫了一声“爸爸”。据了解,她只会说“爸爸”和“妈妈”,但除去发声障碍和患有癫痫之外,她的智力与常人一样。走失6年后,昨天第一次见到父亲时,她一下子便认了出来,并抑制不住情绪潸然泪下。
在记者询问她走失的过程时,谢金娣表现得十分激动和委屈。她连连用手比划,想要说些什么。由于并非标准的手语,包括家人在内,对她的表达均难以理解。记者根据谢金娣的比划,询问她是不是有人强行将她拉走,她激动地点头,眼眶也一下子红了。
跨省寻找智障女儿未成,杭州父母在绍得偿所愿
中午11点,就在许老汉和女儿办理离开手续时,救助站里又走进一对中年夫妇,丈夫的眼眶还是红红的。他们是这次通过DNA比对成功找回亲人的又一位失踪者家人——戚小夫和他的妻子王小芬,他们来接失踪5年的女儿
戚小夫含泪向记者讲述了女儿戚莉萍走丢的过程:2011年3月25日,他们在杭州滨江区西兴镇干农活,不久后发现女儿走失了,于是立马放下手头的活出去寻找,并动用了所有亲戚的力量,但并没有结果。焦急的他们当天就报了警,并在公安部门录入了自己的DNA。
据了解,戚莉萍今年22岁,只上了3年小学,认识一些字但并不多。直到14岁时,家人才发现她的智力异于常人,急忙带她去医院看病,但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在过去的5年里,为了寻找失踪的女儿,戚小夫夫妇找遍了周边的省市,在各大媒体刊登寻人启事,甚至一路找到江西,都未能得到好消息。
而绍兴这边,2011年4月27日,越城区稽山派出所接到报警,发现了正在流浪的戚莉萍,随后将其送到市救助管理站。由于戚莉萍说话的口音与绍兴口音相似,大家一直认为她是本地人,并在绍兴各处探询失踪人口的消息。直到最近,戚小夫接到杭州西兴派出所的消息,说绍兴公安通过DNA比对,找到了其收留在绍兴救助站的女儿。
中午11点半,记者见到了穿着一身新衣服的戚莉萍。当有人询问她叫什么名字时,她总是重复着相同的话;在问到“你家住在哪里”的时候,戚莉萍回答“兴明小学”。据她的父母介绍,她曾经在兴明幼儿园上过学,住过兴明小区,小学却是在文涛小学上的。虽然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但掩盖不住她即将回家的兴奋之情。她高兴地说:“我想爸爸妈妈,也想妹妹了!”据了解,戚莉萍有一个小她7岁的妹妹,走失时妹妹年龄尚幼。
68名流浪者录入DNA库,科技为寻亲插上“翅膀”
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包瑞法介绍,以往为流浪者寻亲非常困难,因为他们收留的人员许多有智障或者没有文化,只能从他们的口音等“蛛丝马迹”中寻找信息,成功率非常低。去年,民政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出文件,要求加强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包括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数据。我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寻找流浪者家人提供了方便。
据了解,市救助管理站目前收留的68位流浪者已全部进行了DNA信息采集。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作者: 首席记者 钱峰 实习生 王作 编辑: 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