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简图,将嵊州区位勾画得一目了然:东西向是金甬铁路,南北向是杭绍台高铁,交叉点在高铁新城核心区。“我们把它叫作‘金十字’交通枢纽,这在全国县域城市很少见。”徐建役说,向外围看更有意思,“嵊州附近现有三个机场,境内已有三条高速,到哪个机场都只需1小时,所有镇街15分钟内能上高速。”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陆续建成,极大改变了嵊州的区位状况。嵊州也不失时机借势借力,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之门,重塑发展新优势。徐建役坚信,“十四五”时期,嵊州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体化下开放发展新格局
记者:前不久,嵊州金庭的桃形李和新昌沙溪的水蜜桃,联手打造“桃李满天下”富民产业带,成为嵊州新昌协同发展的一段佳话。当前,嵊新协同成果如何?未来我们还能有哪些期待?
徐建役:嵊州与新昌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文化相通,近年来,两地协同领域不断拓展深化。交通工程上,我们建设了嵊新大道,527国道嵊州黄泽至新昌大市聚段也已开工。公共服务上,我们共建嵊新污水处理厂,嵊州还引入新昌长诏水库、钦寸水库的水作为饮用水。文化旅游上,我们串联了嵊州剡溪、新昌大佛寺等特色旅游资源,合作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等跨区域旅游线路。两地市民最期待的合作项目,莫过于正在建设的高铁新城。这个新城以杭绍台高铁嵊州新昌站为核心,融科技、产业、城市于一体,将真正实现嵊新两地生活同城和创业同城。
记者:向内看,嵊新协同越发密切。向外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这样的背景下,杭绍台高铁开通对嵊州有何意义?嵊州如何把握好这一机遇?
徐建役:嵊州四面环山,自古交通不便。对嵊州来说,杭绍台高铁不但是一条交通动脉,更是一条经济动脉,圆了多年的梦想。它将嵊州拉入杭州半小时经济圈、上海1小时经济圈,彻底改变嵊州和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为嵊州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未来会有更多人才、资金、项目、资源向嵊州集聚。
机遇摆在眼前,只有顺势而为、借势借力,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接下来,嵊州还会坚持交通先行。除杭绍台高铁、金甬铁路,还将推进绍兴至嵊州市域铁路、嵊州至宁波城际铁路、诸嵊高速等项目,不断优化市内外交通路网体系,努力把嵊州打造成长三角南翼“金十字”枢纽城市。嵊州还会坚持扩大开放。我们提出“接沪融杭承甬联义”,接沪上,将深化与上海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的合作,加快推动设立漕河泾开发区嵊州分区;融杭上,已在杭州设立研发“飞地”,还将在高新园区规划建设临杭产业园;承甬上,将推动增设甬金高速金庭互通,承接宁波外溢产能;联义上,将全面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积极打造5G智能万亩千亿产业园。
中小企业创新的“嵊州现象”
记者:嵊州块状经济特色鲜明,在一体化态势下,嵊州块状经济如何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徐建役:块状经济是嵊州起家的支柱产业,立足高端才能在一体化大市场中站稳脚跟。为此,我们一边提高附加值,一边拉长产业链。比如,领带企业开始从设计的个性化、用料的品质化、产品的多样化上寻找更多利润空间。厨具企业在做好集成灶的同时,涉足烤箱、蒸箱、橱柜等领域,致力于打造“集成、智能、健康”的“中国智能厨房”。8月份两家集成灶企业通过IPO,年内还有1~2家企业有望上发审会,转型升级成效凸显。
总的来说,嵊州将打好内育、外引、赋能的组合拳,加快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内育”是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围绕建设“中国丝高地”“中国智能厨房”“中国电机之城”,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外引”是招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5G智能等新兴产业,构筑面向未来的新优势。“赋能”是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实现数字经济和产业集群深度融合。
记者:嵊州中小企业充满活力。近年来,巴贝故事、定阳故事、春凯故事等企业创新故事,也被津津乐道。那么,我们将如何持续保护和激发嵊州企业的这种创新热情和精神?
徐建役:高质量发展,是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所以,创新极为重要。嵊州中小企业有近万家,可以说是“多得铺天盖地、少有顶天立地”,创新一度是嵊州企业的短板。不过,近年来,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嵊州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在迸发。巴贝集团七年“酝酿”出工厂化养蚕的颠覆性技术,定阳新材料5天研发出医用口罩的熔喷布PP料,春凯新材料的中国首创生物除锈剂,广泛应用于雪龙号科考船等船舶和石油化工、高铁等行业。这些企业不大,但创新能力强,都应该得到鼓励。
为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竞相创新发展的“嵊州现象”,嵊州从三方面构建创新体系:一是突出企业,出台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激活企业创新活力;二是突出平台,依托剡溪创新产业带,谋划建设艇湖科技城,加强与外省市高校合作,在沪杭甬等地探索设立离岸型科创平台;三是突出服务,深入实施人才新政4.0版,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嵊州创业创新。
借势借力重塑发展新优势
记者: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这方面,嵊州怎么在做?
徐建役:拼资源、拼土地、拼政策不如拼环境,好的营商环境才是最珍贵的资源。嵊州在深化各项改革中启动了“领跑计划”和“跟跑行动”。通过“领跑计划”,主动实施一批先行先试、大胆探路的改革项目,总结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实现领跑全市。通过“跟跑行动”,学习与自身发展相近、产业机构相似、发展水平领先地区的先进经验,将好政策好举措在嵊州落地转化推广。在服务企业上,我们当好“店小二”,企业正常经营,政府无事不扰,企业有困难,政府伸援手。嵊州现在从标准、规则、政策、流程上,进一步向周边营商环境好的城市看齐,致力于打造长三角营商环境高地、投资成本洼地和大项目好项目的首选之地。
记者:对标建设“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要求,嵊州如何谋划未来发展之路?
徐建役:高铁的开通,具有标志性意义,它将推动嵊州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嵊州也主动跳出嵊州发展嵊州,把自己放在更高层面、更大格局上来思考和谋划。为此,顺势提出了加快重塑产业新优势、区位新优势、城市新优势、文化新优势、生态新优势、社会治理新优势“六个重塑”的目标。“六个重塑”既是我们建设“重要窗口”的发力重点,也是推动嵊州“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我们将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嵊州特色的标志性成果,为建设“重要窗口”贡献更大嵊州力量,为“绍兴风景”增光添彩。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记者:裴金红\张峰
编辑:黄靖芳